法治之。



<目录>卷上

<篇名>清气为荣

属性:清者体之上也。阳也。火也。离中之阴降。午后一阴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气为荣。



<目录>卷上

<篇名>浊气为卫

属性:浊者。体之下也。阴也。水也。坎中之阳升。子后一阳生。即肾阳举而使之。故曰浊气
为卫
。地之浊不升。地之清能升。能阳举而使之上也。天之清不降。天之浊能降。为六阴驱而使
之下也。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此之谓欤。



<目录>卷上

<篇名>其用在下。胆胃膀胱大肠小肠

属性:天六腑气表。其体在上。其用在下。



<目录>卷上

<篇名>其用在上。两目两耳鼻口舌

属性:地五脏血里。其体在下。其用在上。



<目录>卷上

<篇名>格则吐逆、九窍、五脏

属性:阴极自地而升。是行阳道。乃东方之气。金石之变。上壅是也。极则阳道不行。反闭于
上。
故令人吐逆。是地之气不能上行也。逆而下降。反行阴道。故气填塞而不入则气口之脉大四
倍于人迎此清气反行浊道也。故曰格。



<目录>卷上

<篇名>关则不便、下窍、六腑

属性:阳极自天而降。是行阴道。乃西方之气。膏粱之物。下泄是也。极则阴道不行。反闭于
故不得小便。是天之气不得下通也。逆而上行。反行阳道。故血脉凝滞而不通。则人迎之脉
大四倍于气口。此浊气反行清道也。故曰关。



<目录>卷上

<篇名>三阳气血多少

属性:寅为少阳。何以复为太阳。一阳初出地之外即数阳也。故谓之少阳。二阳过卯故谓之阳
明三
阳至巳。故谓之太阳之气。升至极之分。便是太阳也。三阳俱为太阳之气。居其底却为少阳
也。以此推之。三阳所呼之名异。非有二体也。以其从多少而言之耳。
阳气之极。举阴于九天之上。故水自天而降。故太阳即为寒水也。所以血多而气少。
阴明居太
阳少阳之中。二阳合明。故曰阳明。阴阳等也。所以气血俱多。少阳者。初出之气。少。而
不能鼓舞。阴气阳伏地中尚多。故为龙火为震为雷为足。俱属地之下也。所以气多血少。少
阳极举阴于九天之上。肺为卫天之极表也。所以上气故肺受之。至高者肺也故为手太阴阴于
此为秋气而复降。重阳补下焦元气重阴补上焦元气。辛为天之味。能补地之分。自上而降于
下也。苦为地之味。能补天之分。自下而升于上也。此二者。皆从其源也。六阳俱极举阴于
九天之上。故阴自天而降。是阴降于九天之上。而 卦之阴复何以从下生。盖阴之首虽从
天而降。其阴之尾巳至地矣。故阴从地而生。所以一阴从五阳之下也。凡所生者。从下皆从
乎地也。故地为万物之母。又云非母不生。从地而生者为春气。从天而降者为秋气。九天之
上为夏。九天之下为冬。



<目录>卷上

<篇名>气血之体

属性:以上下言之有若立轮外焉。天道左旋。而西中焉。地道右旋。而东似不相侔。大抵血随
气行
。夫唱妇随是也。血虽从气。其体静而不动。故气血如磨之形。上转而之西。下安而不动。
虽云不动。自有东行之意。以其上动而下静。不得不尔也。天地之道如故。 守所言。从乎
天也。自艮而之巽。晋令所言从乎地也。自干而之坤。是以乾坤之用备矣。言天道者。从外
而之内也。言地道者。从内而之外也。从外之内者。伤寒也。从内之外者杂(病也)



<目录>卷上

<篇名>辩表里中三证

属性:假令少阳证。头痛往来寒热。脉浮弦。此三证但有一者。是为表也。口失滋味。腹中不
和。
大小便或闭而不通。或泄而不调。但有一者。是为里也。如无上下表里证。余者皆虚热也。
是在其中矣。



<目录>卷上

<篇名>辩阴阳二证

属性:阴证身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
水浆不入大小便不禁。面上恶寒有如刀刮。
阴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而能来。口与鼻中气皆然。



<目录>卷上

<篇名>辩表伤阴阳二证

属性:身表凉。知在阴经也。名曰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