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23-校注医醇剩义-第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br>滤去灰,纳鳖甲于中,先煮极烂,取汁和药末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桂枝黄芩汤
和法中兼解表热。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四钱五分) 人参(四钱五分) 甘草(四钱五分) 半夏(四 钱) 石膏(五钱) 知母(五钱) 桂枝(一钱) 水煎,分温服。

人参柴胡引子
和法中略施攻里。

人参 柴胡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白芍(各等分) 每用三钱,加生姜一片煎服。

柴朴汤
治疟起于暑湿,兼有食滞者。

柴胡(一钱) 独活(一钱) 前胡(一钱) 黄芩(一钱) 苍术(一钱)
浓朴(一钱)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藿香(二钱)
甘草(三分) 姜(三片)

祛疟散
治疟表里之邪已透,而中气虚弱者。

黄 (一钱六分) 人参(一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砂仁(一钱)
草果(五分) 陈皮(一钱) 五味(五分) 甘草(五分) 乌梅(二枚) 枣(二枚)
姜(三片)

二术柴胡汤
统治诸疟,视其表里寒热之轻重,酌量加减。

白术(一钱) 苍术(一钱) 柴胡(一钱) 葛根(二钱) 广皮(一钱) 甘草(
五分) 枣(二枚) 姜(三片)

小柴胡汤
治少阳疟,量病加减。

柴胡(一钱) 半夏(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五分) 黄芩(一钱) 枣(二枚 )姜(三片)

半夏散
治痰疟热多寒少,头痛作吐,面色带赤者。

半夏(一分) 藿香(一分) 羌活(一分) 川芎(一分) 牵牛(半分) 研细末,
每用三钱,食后白汤调下。

四兽饮
治久疟脾胃虚弱,痰气不清。

党参(三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甘草(五分) 广皮(一钱) 半夏 (一钱) 乌梅(二枚) 草果(五分) 枣(二枚) 姜(三片)

常山饮
疟久不已者,用此截之。疟本不可截止,姑录三方,不过明古有是法耳。

常山(二钱酒炒) 草果(一钱煨) 槟榔(一钱) 知母(一钱) 贝母(一钱) 乌 梅(一个) 酒水各半煎,露一宿,日未出面东空心温服。

截疟七宝饮
治实疟久发不止。

常山 草果 槟榔 青皮 浓朴 陈皮 甘草(等分) 酒 水各半煎,露一宿,于当发之早,面东空心温服。

二十四味断疟饮
治久疟。

常山 草果 槟榔 知母 陈皮 青皮 川芎 枳壳 柴胡 黄芩 荆芥 白芷 人参 紫苏 苍术 白 术半夏 良姜 茯苓 桂枝 葛根 甘草 杏仁 乌梅(各等分) 每用一两姜三片。枣二枚,煎发日早服。
【目录】卷三【篇名】黄瘅属性:经曰∶面目发黄,小溲赤涩,安静嗜卧者,黄瘅也。此系脾有积湿,故倦怠嗜卧;胃有积热,故发黄溺赤。但湿 郁内生,热邪外感,故内经有开鬼门、洁净府之法。开鬼门者,开其腠理,使热邪从肌表出也;洁 净府者,泻其膀胱,使湿邪从小便出也。然外感之热,可从汗解,若阳明内蕴之热,发汗则劫阴,
而内热更甚,只宜清胃热,利脾湿,而汗吐下之法均不可用矣。至于阳黄、阴黄、谷瘅、酒瘅、女 劳瘅,种种不同,见证旋治,条列于后。
【目录】卷三\黄瘅【篇名】阳黄属性: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涩,胃火炽盛,湿热熏蒸,是为阳黄,导黄汤主之。

导黄汤
(自制)

葛根(二钱) 花粉(二钱) 山栀(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木通(二钱)
茵陈(三钱) 萆 (二钱) 茯苓(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二钱) 苡仁(一两 煎汤代水)
【目录】卷三\黄瘅【篇名】阴黄属性:面目发黄,身冷不渴,小便微黄而利,此为阴黄,茵陈术附汤主之。

茵陈术附汤
(自制)

茵陈(三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 茯苓(二钱) 当归(二钱)
广皮(一钱) 半夏(一钱) 砂仁(一钱) 苡仁(八钱) 姜皮(八分)
【目录】卷三\黄瘅【篇名】谷瘅属性:谷瘅者,脾胃不和,食谷则眩,谷气不消,胃中浊气下流,小便不通,湿热入于膀胱,身体尽 黄,名曰谷瘅,和中茵陈汤主之。

和中茵陈汤
(自制)

当归(二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 广皮(一钱) 浓朴(一钱)
木香(五分) 砂仁(一钱) 茅术(一钱) 山栀(一钱五分) 茵陈(三钱) 萆 (二 钱) 车前(二钱) 生谷芽(二钱) 熟谷芽(二钱) 生苡仁(五钱) 熟苡仁(五钱 煎汤代水)
【目录】卷三\黄瘅【篇名】酒瘅属性:酒瘅者,平日嗜饮,湿火熏蒸,面目发黄,黄甚则黑,心中嘈杂,虽食甘芳,如啖酸辣,小便 赤涩,茵陈玉露饮主之。

茵陈玉露饮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