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323-校注医醇剩义-第1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方得谓之秋燥。是燥病亦只主得半季,而秋分 以前之四十五日,全不关秋燥矣。由斯以推,则冬至以后方是伤寒,春分以后方是春温,夏至以后方是 三气;而于冬至以前,春分以前,夏至以前,秋分以前之四十五日内,所感者为何气,所得者谓之何病乎?
愚谓燥者干也,对湿言之也。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 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若专主一边,遗漏一边,恐非确论。窃附管见或亦 愚者千虑之一得云。
【目录】卷二\秋燥【篇名】肺燥属性:肺受燥热,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失血,清金保肺汤主之。

清金保肺汤
(自制)

天冬(一钱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 南沙参(三钱) 北沙参(三钱) 石斛(二钱) 玉竹(三钱) 贝母 (二钱) 茜根(二钱) 杏仁(三钱) 蒌皮(三钱) 茯苓(二钱) 蛤粉(三钱) 梨(三片) 藕(五片)
清金保肺,必先甘凉养胃,以胃为肺之来源,脾为肺母也。二沙、麦冬、玉竹、石斛,是肺药亦是胃药。甘不 妨胃,润能保肺,是先贤之定法,亦是费氏的绝唱。祖怡注。
肺受燥凉,咳而微喘,气郁不下,润肺降气汤主之。

润肺降气汤
(自制)

沙参(四钱) 蒌仁(四钱) 桑皮(二钱) 苏子(二钱) 杏仁(三钱)
旋复花(一钱绢包) 橘红(一钱) 郁金(二钱) 合欢花(二钱) 鲜姜皮(五分)
此方重在气郁不下,为咳而微喘之原因。乃秋凉抑郁肺气,凉而兼燥,肺少津液上供,肺气不得下降 而咳。郁解津回,燥能转润,而气自下降也。祖怡注。
【目录】卷二\秋燥【篇名】心燥属性:心受燥热,渴而烦冤,养心润燥汤主之。

养心润燥汤
(自制)

松子仁(二钱) 柏子仁(二钱) 天冬(二钱) 丹参(二钱) 当归(二钱)
犀角(五分) 生地(五钱) 人参(一钱) 茯神(二钱) 甘草(四分) 藕汁(半杯冲服)
此方重在渴而烦冤。心主生血,心受燥热,则不能生血,而心失养。渴而烦冤者,心不得受邪,一受邪则 如衔冤而无门可诉,形容心之痛苦,呼之欲出矣。以丹参、茯神、柏仁、当归、人参养心;以松仁、天冬、甘草、
藕汁,润其燥,止其渴而缓其急。当归心家要药,性虽温而质特润,又为血中气药,在天冬、犀角、生地、藕 汁大剂凉润中,借以通心气而舒心神,则燥郁解而生血作用可恢复正常矣。祖怡注。
心受燥凉,心烦而膈上喘满,清燥解郁汤主之。

清燥解郁汤
(自制)

人参(一钱) 丹参(三钱) 茯神(二钱) 半夏(一钱) 柏仁(二钱)
当归(二钱) 郁金(二钱) 广皮(二钱) 沉香(四分人乳磨冲)
此方与上第三方,同用丹参、茯神、柏仁、当归、人参,皆补血养心,润燥除烦主药也。心肺同居膈上,气血 别有一小循环,关系特为密切。心病而肺亦喘满,肺本恶凉,亦遭波及而肺气郁,故以沉香、郁金舒其 气;郁必有痰,以橘、半化其痰。沉香以人乳磨冲,不独润燥,且以护血。不用肺受燥凉上第二方之法者 (只有郁金一味相同),彼重于咳,此重在喘满也。祖怡注。
【目录】卷二\秋燥【篇名】肝燥属性:肝受燥热,则血分枯槁,筋缩爪干,涵木养营汤主之。

涵木养营汤
(自制)

生地(三钱) 熟地(三钱) 人参(一钱) 白芍(一钱) 枣仁(一钱五分炒研) 秦艽(一钱) 麦冬(一 钱五分) 木瓜(一钱) 五味子(五分) 当归(二钱) 红枣(十枚) 桑枝(一尺)
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归、芍润燥养营;以枣仁合生脉,酸甘化阴,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气液。重用红 枣以缓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气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
肝受燥凉,血涩不行,筋短胁痛,当归润燥汤主之。

当归润燥汤
(自制)

归身(二钱) 白芍(一钱五分) 红花(五分) 木瓜(一钱) 秦艽(一钱)
丹参(二钱) 牛膝(二钱) 川断(二钱) 独活(一钱) 橘饼(四钱) 红枣(十枚)
归、芍、枣养营,秦艽、木瓜舒筋,用法与前第五方意同。再加丹参、红花养血活血。筋缩必先见于足,故用 中风证中之川断、独活、牛膝,而以橘饼调和肝胃。此方重在肝受燥凉而血行涩滞,故重用养营活血 以畅通之。祖怡注。
【目录】卷二\秋燥【篇名】脾燥属性:脾本喜燥,但燥热太过,则为焦土,而生机将息,令人体疲便硬,反不思食,此正如亢旱之时,赤地千里,禾 稼不生也,泽下汤主之。

泽下汤
(自制)

人参(一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 生地(六钱) 白苏子(三钱)
大麻仁(三钱) 石斛(三钱) 山药(三钱) 料豆(三钱) 红枣(十枚)
参、枣、归、芍,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