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按∶内伤寒为病,本系杂症,而采入瘟疫门中者,因瘟疫愈后不戒生冷,每患此症。或再微
发热恶寒,昧者不察,往往误认为瘟病之复,而以疫法治之,寒凉清解害人不浅,故特为拈出。再
者,瘟疫之复,不能吃烟,内伤寒始终能吃烟,以此为辨。锦志。



<目录>卷之四・辨疑

<篇名>辨汗无太早下无太晚

属性:《此事难知》云∶汗无太早,非预早之早,乃早晚之早。谓当日午以前谓阳之分,当发其汗。
午后阴之分,不当发汗。下无太晚,非待久之晚,乃当日巳后,为阴之分也,下之谓当巳前,
为阳之分也。
凡人初感寒邪,一觉憎寒,头痛身痛,身热脊强,便宜用温散之剂,速发其汗,断无不愈之
理。虽年老及平素虚怯之人,不易作汗者,觉病即服汗剂,其邪亦无不即当时解散者。此余屡用而
屡效者也。迟则寒邪稽留,传变百出,而斑黄狂躁等症作矣。所以一觉感寒便宜速治,若必如
《难知》所说,或日午以后感寒,必迟至明朝午前服汗剂不亦晚乎!假如午后感寒,此时虽属阴
分,亦宜速服散剂,且服之多未有当时即汗者,必俟次早药力既行,又逢阳分出汗更易易耳。所
谓汗无太早者,明系预早之早,岂早晚之早乎?伤寒如此,瘟疫亦然。瘟病之所谓不宜发汗者,指
麻、桂、紫苏而言,至于元霜、紫雪等丹,岂非凉散之剂乎?瘟疫初起当即服药,亦不必拘以时
日也。至所谓太晚之说,分明解作迟下,非早晨夜晚,第此言为庸医不应下而妄下之者说法耳。
然其言□不能无弊也。若遇宜急下之症,而必执下无太晚之说。则阳明胃腑势必被邪火烧至燥裂
而不可救矣!下剂若必拘以时不亦谬哉。早晚二字,当易以迟速云。汗无太速,下无太迟,则不烦言而解矣。



<目录>卷之四・辨疑

<篇名>辨郑声

属性:论曰∶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重(平声。)语也。夫声必有语,语必有声。盖言声则郑,而语则
重也。人虚而精神衰乏,不能自主,语言重复絮聒,而声则有类于郑耳。郑声淫,是状其声之哼
哼唧唧,颇似淫声。惟冯氏谓声战无力,不能接续,造字出于喉中,为得解。成氏亦谓郑卫之声。
而王氏驳之则非矣。又有解郑声为郑重者,夫曰郑重其事则有矣,曰郑重分明则有矣,以此解病
人之声得乎?要之指郑之淫声,取譬无疑也。凡患此症,其声必低,气必短,脉必无力,色必萎
悴。其兼证则目无赤色,舌无苔刺,身无大热,口无烦渴,小便清长,大便滑润或泄泻,凡自言自语,
喃喃不全者皆是也。瘟疫始终一于为热,罕见此症。或汗多亡阳,下多亡阴者有之。若果虚最忌
攻伐,少有差谬,无不即死。速宜察其精神,辨其阴阳,斟酌温补,以救其根本为要。若昏沉、
上气喘促,发呃不止,不省人事者危。



<目录>卷之四・辨疑

<篇名>辨褚氏春瘟夏疫

属性:瘟疫之说,前诸论中已详哉其言之矣。兹读《褚氏遗书・审微篇》有云∶春瘟夏疫内症先出,
是将瘟疫二字拆开分发春夏。□□□□□总缘平看瘟疫二字,且未悉其理解。□□□□□须知诸
凡杂症,苟一时所患皆同者,皆有疫气以行乎其间,如徭役之役,故悉得以役名之,而所该之病
甚广。瘟疫不过疫中之一症耳,乃串讲之辞。若曰瘟病之为疠疫,如是也,若必如褚氏春瘟夏疫
之说,是将瘟疫二字拆开对待言之矣。由此以推,则世之称伤寒者,独不可云秋为伤而冬为寒乎?
知分作伤病寒病之不通,则知言春瘟夏疫者之未妥也明矣。至于褚氏言男女异脉云∶女子阴逆自
上生下,故右寸为受命之根,万物从土而出,故左关为脾,生左尺肺,肺生右寸肾,肾生右关肝,
肝生右尺心等说。□□□□□□□□□□□□戴起宗曾非之,今不必再辨。



<目录>卷之五・诸方

<篇名>避瘟方

属性:\x雄黄丸\x 治瘟不相染。
明雄(一两,研) 丹参 赤小豆(炒熟) 鬼箭羽(各二两)
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日空心,温水下五丸。
\x避瘟丹\x 烧之能避一切秽恶邪气。
苍术 乳香 甘松 细辛 芸香 降真香(等分) 糊为丸豆大。每用一丸焚之,良久又焚
一丸,略有香气即妙。
\x福建香茶饼\x 能避一切瘴气瘟疫,伤寒秽气,不时噙化。
沉香 白檀(各一两) 儿茶(二两) 粉草(五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共为细末,糯米汤调,丸黍米大,噙化。
\x透顶清凉散\x 凡遇时令不正,瘟疫流行,人各带之,或嗅鼻,可免侵染。
白芷 细辛 当归 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