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293-时病论-第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麻黄 杏仁 甘草 石膏 水煎服。

丰按∶《集解》谓此方,以治温疟。不知温疟系冬令伏邪,发于夏令,阳气大泄之时,麻黄辛散,
岂可用乎?如体实壮热无汗而喘者,只宜暂用,否则不可轻试,慎之慎之!

柴平汤
∶治湿疟,身重身痛。

柴胡 制夏 黄芩 人参 浓朴 苍术 陈皮 甘草 加姜、枣,煎服。

藿香平胃散
∶治胃寒腹痛呕吐,及瘴疫湿疟。

藿香 制夏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加姜、枣,煎服。

太无神术散
∶治感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瘴疟时毒。

藿香 石菖蒲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水煎,温服。
丰按∶以上之方,治湿疟、瘴疟之证,极为平妥。但柴平 汤之人参,必体弱气虚者,乃可用之,倘不细审而概施之,恐补其气而阻其邪,病必增剧。

人参败毒散
∶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及时气疫疠,岚障鬼疟,腮肿毒痢,诸疮斑疹。

人参 茯苓 枳壳 桔梗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薄荷 甘草 加生姜三片,煎服。
丰按∶此方非但主治伤寒疫疠鬼疟等证,而嘉言每以治痢,亦屡奏功。
丰遇疟痢两兼之证,用之更有神效,诚良方也。

截疟七宝散
∶治实疟久发不已,鬼疟、食疟皆治之。

常山(酒炒) 草果(煨) 青皮 陈皮 槟榔 浓朴(姜制) 甘草 等分。用酒水各一杯煎好,以纱盖之,露一宿,于当发之早,面东温服。

局方常山饮
∶疟久不止者,用此截之。

常山(火酒炒,二钱) 草果(煨,二钱) 槟榔(一钱) 乌梅(二个) 知 母(一钱) 贝母(去心,一钱)
加生姜三片,枣一枚,半酒半水煎。露一宿,日未出时,面 东空心温服。

子和常山散
∶治痰疟神效。

常山(一两) 甘草(二两五钱)
上为细末。水煎,空心服之,取吐。
丰按∶常山之功,在乎祛痰截疟,其性猛烈,体稍虚者,不可遽用。

鳖甲饮
∶治疟久不愈,腹中结块,名曰疟母。

白术 黄 川芎 白芍 槟榔 草果 浓朴 陈皮 鳖甲 甘草 等分。姜三片,枣一枚,乌梅少许,煎。

四兽饮
∶治疟病胃虚,中挟痰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陈皮 制夏 草果 乌梅 加姜、枣,煎服。
丰按∶前方用 、术、乌梅,此用参、术、乌梅,皆是补中兼收,非体虚久疟,切弗轻试。

追疟饮
∶截疟甚佳。凡血气未衰,屡散之后,而疟有不止者,用此截之,已经屡验。

何首乌 当归 青皮 陈皮 柴胡 半夏 甘草 井水河水合煎。

何人饮
∶截疟如神。凡气血俱虚,久疟不止可服。

何首乌 人参 当归 陈皮 煨生姜 水煎八分,于发前二、三时温服之。

休疟饮
∶此止疟最妙之剂。若汗散既多,元气不复,或以衰老,或以弱质,而疟有 不能止者,俱宜用此。此化暴善后之第一方也。

人参 白术 何首乌 当归 炙甘草 煎七分,食远服。
丰按∶以上三方,皆景岳治疟之剂。揆其用意,在乎少阳。观其治实疟者,每以木贼;治虚 疟者,不离首乌、当归。盖木贼疏肝透邪,归、乌滋肝养血,肝与胆相为表里,其意在少阳者,可想而知矣。
【目录】卷之五【篇名】临证治案属性:
虚寒之体忽患暑疟
建陵靳某之外家,于仲秋忽患暑疟,连日一作,寒洒热蒸,汗出如雨,口渴欲饮,脉来弦滑,舌苔微黄,

此暑疟也。靳问曰∶因何致病?丰曰∶良由暑月贪凉,过食生冷,其当时为患者,是为阴暑;伏匿日久,至 今而发者,即《内经》所谓夏伤于暑,秋为 疟是也。即用清营捍卫法,服下益热,急邀复诊。脉之转 为弦迟,询之口反不渴。丰曰∶此疟邪外达之征,请勿虑耳。观其形体肥白,知其本质虚寒,改用温补为主,
以理中汤加豆蔻、制夏、蜀漆、柴胡,姜枣为引,以河井水合煎,连尝三剂,疟邪遂遁矣。

暑疟热盛逼血上吐
城南叶某之子,偶染疟疾,邀丰诊之。脉象迢迢有力,寒热间日而来,口渴喜凉,热退多汗,此为 暑疟。遂用清营捍卫法去木贼,加藿香、草果、柴胡、甘草治之。服下疟势仍来,尤吐鲜红数口。复按其脉,

转为弦大而数,必因暑热内炎,逼伤血络所致。思古圣有“治病必求其本”之训,此证暑热是本,吐血是标,
可不必见病治病也。即用清凉涤暑法去扁豆,加黄芩、知母治之。连进两帖,疟发渐早,热势渐轻,
不知不觉而解,血恙亦未复萌。

截疟太早变成肿胀
西乡郑某,偶患疟疾,热重寒微,口渴便泻。先用符禁未 效,又服断截之药,疟与泻并止矣。数日后腹中忽胀,小便短少,来舍就诊,两手脉钝,沉取尚强。此乃暑疟 夹湿之证,其邪本欲向表分里而出,误用截法,阻其邪路,暑欲达表而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