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钱) 藿香梗(三两) 吴萸(三钱) 广木香(六钱) 炒枳壳(一两二钱) 台乌药(一两五钱)

  缩砂仁(七钱另研和入) 白蒺藜(二两) 炒枣仁(二两) 杭白芍(一两) 炒杞子(三两) 野于术(八钱)

  东洋参(二两) 制香附(三两)

  上药如法炮制,研为细末,用薤白头一两打烂,水煎取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半饥时服三钱。

  俞(左) 疟后忽起遗泄,旋至多梦纷纭,体软力乏夫心实则梦可惊可忧,心虚则纷纭多梦。今脉象浮滑,且进厘清之剂,遗泄转减。此盖由脾湿有余,扰动精关,心胆气浮,故有似心虚见象也。

  炒党参(二两) 制半夏(二两) 海蛤粉(三两) 白蒺藜(二两) 甜冬术(三两) 川萆 (一两五钱) 茯苓(三两) 辰砂(五分) 泽泻(一两五钱) 粉丹皮(一两五钱) 生甘草(四钱) 远志肉(六钱) 生薏仁(八钱) 橘红(一两) 桑皮(七钱) 枳实(一两) 金箔(三张)

  上药研细,用大淡菜三两,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日早晚各服二钱。

  卷十九

  膏方

  蒋(右) 形体苍瘦,阴虚多火之质。春升之令,忽然发厥,当时神情迷愦,顷之乃醒。前诊脉弦微滑。良以相火风木司年,又当仲春升泄之时,阴虚之人,不耐升发,遂致肝脏之阳气,一时上冒,故卒然而厥也。

  调理之计,惟益其阴气,使之涵养肝木,参鳞介之属,以潜伏阳气。

  炙熟地(三两) 西党参(四两) 小黑豆(三两) 龙骨(三两) 炒牛膝(二两) 炙生地(三两)

  牡蛎(三两) 生鳖甲(六两) 决明(四两) 泽泻(一两五钱) 龟甲心(刮去白炙八两) 白归身(二两炒) 杭白芍(酒炒一两五钱) 粉丹皮(一两五钱) 女贞子(三两酒炒) 炒于术(一两五钱)

  上药如法共煎浓汁,滤出,渣入水再煎,去枯渣,独取浓汁,炭火收膏,藏瓷器内,每晨服一匙,开水冲挑。

  王(左) 劳伤中气,火载血行,血从上溢,失血成杯而至。治以清理胃气,和营降火,血得循止。然一涉劳,又复带红,此络未坚固,中气未复,故一经火动,血即随之。拟益其中气,清其肺脏,补其肾水,中气足则火莫能犯,肺气清则木不妄动,肾水足则火有所制矣。

  炙绵 (二两) 炙生地(五两) 茜草炭(一两) 赤白芍(各八钱) 泽泻(二两) 西潞党参(三两)

  龟甲心(刮去白炙五钱) 川石斛(四两) 炒黑丹皮(一两) 制西洋参(二两) 炒牛膝(三两) 生山药(四两) 生扁豆衣(四两) 炒麦冬(二两) 川贝母(二两) 茯苓神(各二两) 真阿胶(二两溶化冲入)

  上药共煎浓汁收膏,每晨服一调匙。

  毕(右) 咽中灼热者久,渐至头旋眩晕,甚则人事不省,片时乃复。脉细左弦。此由肝肾并亏,厥阳尽从上逆。宜育阴而熄肝镇肝。

  生地炭(四两) 龙骨(三两) 豆衣(三两) 牡蛎(三两) 炒菊花(一两) 制首乌(三两)

  女贞子(二两) 决明(四两) 远志肉(五钱) 磁石(二两) 白归身(一两五钱炒) 粉丹皮(一两五钱) 炒枣仁(一两五钱) 朱茯神(二两) 炒麦冬(一两五钱) 川贝母(一两五钱) 沙苑子(盐水炒二两)

  炒杞子(三两) 炒白芍(一两五钱) 西党参(元米炒四两) 龟甲心(刮去白炙八钱) 钩钩(另煎冲入三两)

  上药共煎浓汁,用真阿胶溶化冲入收膏,每日服一调匙,开水冲挑。

  张(右) 泄肝木,益肝阴,身热循退。夫肝为刚脏,必得血以濡之,血充则肤泽而发长。特素体湿盛,未便一味滋填耳。

  真阿胶(二两溶化冲入) 大生地(重姜汁拌炙四两) 炒牛膝(二两) 广皮(一两) 西党参(一两) 炒杞子(三两) 制香附(二两) 沙苑子(三两) 炒菊花(一两) 金铃子(一两五钱) 川断肉(三两炒)

  茯苓神(各一两五钱) 浓杜仲(三两) 白归身(一两五钱) 生于术(一两五钱) 炒白芍(一两五钱) 制半夏(一两五钱) 木香(五钱)

  上药共煎浓汁,加白蜜少许收膏。

  孙(右) 久带不止,液耗阳升,头旋眩晕,肝肾空乏,足膝作酸。带脉者,如带之围绕,为一身之约束,带脉有损,则脾胃之湿,由此渗溢,脂液由此俱耗。宜补益中气,兼摄脾肾。

  炙绵 (三两) 炙熟地(五两) 菟丝子(盐水炒三两) 破故纸(盐水炒二两) 西党参(四两) 茯神(二两) 牡蛎(四两) 野于术(二两炒) 浓杜仲(三两) 制首乌(四两) 潼沙苑(盐水炒三两) 豆衣(三两) 炒山药(二两) 白归身(酒炒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