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降。宜降宜下。

  制半夏(一钱五分) 广橘红(一钱) 白茯苓(三钱) 枳实(三分) 光杏仁(三钱打) 大力子(二钱)

  粉前胡(一钱) 炒竹茹(一钱) 六一散(荷叶包三钱) 鲜佛手(一钱)

  二诊 大便畅行所下秽浊甚多,凝痰乳食从此而达,发热因而大退。然肺胃邪恋未清,咳嗽呕吐未止。再从疏肺之中,参以甘辛法。

  前胡(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杏仁(二钱) 橘红(一钱) 薄荷(七分后入)

  炒竹茹(一钱) 薏仁(三钱) 姜汁(三滴) 枇杷叶(二片去毛) 活水芦根(六钱)

  三诊 发热已退,咳亦降序,大便数日方行。再疏肺化痰,气降则大府自通也。

  前胡(一钱) 橘红(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桑叶(一钱) 枇杷叶(去毛二片) 芦根(五钱) 姜汁(二滴)

  董(左) 邪恋肺损,咳久不止,大便艰涩。损而难复。

  蜜炙麻黄(二钱另煎去沫冲入) 白莱菔汁(一汤碗) 荸荠汁(半茶杯) 杜苏子(八两水浸打绞汁) 光杏仁(八两去尖浸水绞汁) 竹沥(一茶杯) 悉尼汁(二中碗) 姜汁(一调羹)

  上药同熬,将桔梗一两五钱桑叶一两煎汁加入,白蜜二两冰糖一两五钱收膏,每服半调羹。

  邵(左) 夜卧受寒,咳嗽发热,即服酸收之品,肺邪因而不泄,咳经三月,仍然不止,痰出觉冷。伏寒不泄,恐致损肺。

  不去节麻黄(三分) 不去皮尖杏仁(三钱) 白茯苓(三钱) 不去节甘草(三分)

  炒杜苏子(三钱研)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壳(七分) 橘红(一钱) 老姜(二片)

  二诊 用三拗汤以搜太阴深伏之寒,咳嗽大退。然脉形仍然沉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去节麻黄(三分) 炒苏子(三钱) 新会红(一钱) 不去皮尖杏仁(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不去节甘草(五分) 砂仁末(三分研冲) 蜜生姜(八分)

  三诊 咳嗽降序,十退七八,而仍痰多稀白。前法改进化痰。

  制半夏(二钱) 炒苏子(三钱) 白茯苓(三钱) 光杏仁(三钱) 生薏仁(三钱) 广橘红(一钱)

  旋复花(一钱五分) 台白术(一钱五分) 糖生姜(一钱)

  四诊 搜散太阴伏寒,咳嗽渐定。然三日来不寒而热,汗不畅达。脉数,右寸关独大。此外感新邪,与本病两途。拟用疏泄,不致引动伏气为上。

  淡豆豉(三钱) 橘红(一钱) 荆芥穗(一钱) 炒苏子(三钱) 生薏仁(三钱) 光杏仁(三钱)

  桑叶(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鲜佛手(一钱)

  马(左) 寒束于外,热伏于中,咳嗽痰黄。脉形滑大,拟辛温寒合方。

  生麻黄(五分后入) 光杏仁(三钱打) 橘红(一钱) 前胡(一钱五分) 煨石膏(四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生甘草(三分) 马兜铃(一钱五分) 冬瓜子(三钱)

  又 感邪已解,而晨昏之咳,仍然未止。再降气化痰。

  光杏仁 川贝母 冬瓜 海蛤粉 白茯苓 炒苏子 蜜炙橘红 蜜炙款冬花 肺露孙(左) 咳嗽已退,然肺气一时难复,有无之间,尚带微呛,时或耳鸣头痛,咽中火冲。脉细虚软。良以金令不行,木邪易动。补其不足,此时正属机缘也,仿介宾金水六君法炙生地(四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贝母(二钱) 炙款冬(二钱) 茯苓(四钱) 白归身(二钱炒)

  新会红(一钱) 杏仁泥(三钱) 粉丹皮(二钱) 桑叶(一钱)

  左 咳逆痰色稠黄,其状如脓。邪袭于外,湿蒸于内。

  杏仁泥(三钱) 炒蒌皮(三钱) 马兜铃(一钱五分) 赤白苓(各二钱) 橘红(一钱) 炒枳壳(一钱)

  淡黄芩(一钱五分酒炒) 炒苏子(三钱打) 生薏仁(四钱) 葶苈子(五分)

  陈 久咳不已,肺金无权,不足以制服强肝,腹中作痛。姑拟平肝疏木法。

  金铃子(切一钱五分) 青陈皮(各一钱) 砂仁(七分研后入) 桑叶(一钱) 制香附(三钱研) 广木香(五分) 郁金(一钱五分) 楂炭(三钱) 镑沉香(三分后入) 茯苓(三钱)

  支(左) 嗜饮过度,肺胃湿热蒸腾,至暮咳嗽痰多,痰浓色带青绿。精水下枯,痰热上扰,不易言治。

  炒香玉竹(三钱) 炙紫菀(一钱) 冬瓜子(四钱) 生薏仁(四钱) 炒黄川贝(二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