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术(二两炒)
白僵蚕(二两炒) 生熟薏米(各一两) 郁金(一两五钱) 草果仁(五钱炒) 云茯苓(三两) 新会皮(一
两) 泽泻(二两) 白蔻仁(七钱另研和入) 中川朴(六钱) 制半夏(二两) 本(八钱)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陈(右) 经闭之症,大旨为生化不及而营血日枯,或郁滞不宣而营血以痹。则是枯竭之候,形瘦羸弱,
内热骨蒸。痹塞之症,寒热往来,咳逆腹痛。一症有一症之见端,断无闭阻数年,仍复起居如常之理。盖
经漏淋沥之后,冲任内伤,血虚生热,热复耗血,生化与所耗相抵,故月信为之不行。有所耗亦有所生,
故数载之久,起居尚能如旧。仿近贤补气益血,作日就月将之计。
西党参(四两) 全当归(二两五钱酒炒) 山茱萸(去核炒一两) 川断(二两) 生甘草(五钱) 大生地
(五两炙) 粉丹皮(二两炒) 川芎(一两二钱蜜水炒) 炙绵 (三两) 泽泻(一两五钱) 炒松麦冬(二两
)酒炒杭白芍(一两五钱) 野于术(一两五钱炒) 香附(童便制三两) 炒青蒿(一两五钱) 生山药(三两)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张建侯 大病之后,继以失血,失血之后虚象毕集,或恶寒,或恶热,痰多喘促,痰至盈碗,而复火从上
升,动辄不寐。前以痰喘之甚。进以小青龙去麻辛,顿退十七。辛温之药,并未动血,苟非饮阻肺降,安能
若此。而痰喘甫轻,连宵不寐,此由脾胃之阳气薄弱,营液亦亏,致肝经之阳气,转觉有余。治之之法,清
之养之,必碍脾胃,温之化之,必碍营液。夫肝自左升,胆从右降,则木火自熄,然胆不能自降也,必胃降
而胆木之气方得下行。计惟有补其脾土,降其胃土,化其浊痰,俾得肺肾交通,胆木不致漂拔,似为一
以贯通之道。管窥之见,请质之明敏者,以为然否。
奎潞党(三两) 云茯苓(四两) 枳实(一两五钱) 白蒺藜(去刺炒二两) 炒玉竹(三两) 陈胆星
(八钱) 炒于术(二两) 绵 (盐水炒二两) 陈广皮(一两三钱) 制半夏(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
尹(右) 中脘不时作痛,月事不调,白带绵下,甚则头疼眩晕,遍身经脉抽掣,骨节作痛。肝为风木,必得
真水涵濡木火,遂其生生之机,自不致有化火生风之弊。今带下频仍,脂液耗损,木失涵养,则厥气冲
胃,胃脘作痛。抑则为气,升则为风,风主动摇,所以脉络抽掣,甚而作痛也。宜养血调气,兼益脾肾。至于
孕育一层,苟得气血充和,自有造化天然之理。
奎党参(三两) 川断肉(三两) 浓杜仲(三两) 生山药(二两) 熟地炭(三两) 桑寄生(二两酒炒)
绵(一两五钱盐水炙) 生胡麻仁(二两) 川芎(一两五钱) 木防己(一两酒炒) 炒香玉竹(二两)
制首乌(五两切)
白归身(三两酒炒) 炒粉丹皮(一两五钱) 金铃子(切一两五钱) 野于术(一两枳实七钱二味同炒)
延胡索(一两酒炒) 紫丹参(二两) 制香附(三两) 生熟草(各三钱) 白芍(二两酒炒) 左秦艽(一两
)制半夏(一两五钱) 茯苓神(各一两) 炒杞子(三两) 潼沙苑(盐水炒三两) 砂仁(七钱另研和入)
上药研为细末,用鸡血藤膏一两煎汤,和入白蜜,捣药为丸如桐子大,每晨服二钱,下午半饥时服
二钱,俱用开水送下。照方合三分之二。
李(左)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故太过者病,不
及者病,经旨如此。忆自初诊之时,腿股厥而欠温,继则每有重着之处,辄觉脉络不舒。如谓腿股欠温,
阳气必虚,虚则不能旁达,理亦近是。岂知阳气衰微,必肌肤淡白而少华色,一经温补,必精神焕发,百
病蠲除。而见症如前,容光华泽。补阴而至于血肉之品,则龟甲为阴之极也,补阳而至于血肉之品,则
鹿茸为阳之极也,乃服鹿茸在前,诸病杂出在后,脉象濡而带滑,因知阳气并无所损,而有似乎损者,
阳气之有所不通也。补泻之关键,毫厘之千里,于此而分。所以并无补养之品,药辄应手,于以知阴阳
相贯,则变化生生,自无太过不及之弊。今病象已得减轻,是善后之计,乃及今要务。夫阳气营运,本无
所阻,所以阻者湿也。湿土之下,燥气乘之,所以湿郁之甚,而风即暗生,脉络不和,诸象皆由此致。及今
之计,惟有运化浊痰,分消湿热。然分化太过,未免戕伐,因以补气之药参之,务期阴阳相生,道路交通,
太过不及,各得其平,即是颐养天和之道。爰拟补气培脾养肝,以作调摄之资。而上则宣肺,中则和胃,
下则分利膀胱,三焦流畅,湿痰自无容足之地,譬如一室氤氲,洞开前后,顷刻干洁。拙见所及,质之高
明者,以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