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遗道挟玉泉五寸,随年壮。
又法
灸阳陵泉穴,随年壮。
又失禁尿不自觉知法。
灸阴陵泉穴,随年壮。
又茎中痛法。
灸行间穴,三十壮。
又腹满小便数法。
灸屈骨端二七壮。
又淋痛法。
灸中封穴三十壮,亦随年壮。
又小便不利及转胞法。
灸心下八寸七壮。(以上穴并出第二十七卷中)



<目录>卷第二十八

<篇名>中恶方一十三首

内容:病源中恶者,是人精神衰弱,为鬼邪之气猝中之也,夫人阴阳顺理,营卫调平,神守则
强,邪不干正,若将摄失宜,精神衰弱,便中鬼毒之气,其状猝然心腹刺痛,闷乱欲死,凡
猝中恶,腹大而满者,诊其脉紧大而浮者死,紧细而微者生,又中恶吐血数升,脉沉数细者
死,浮焱如疾者生,中恶有瘥后余势停滞,发作则变成注。
又中恶死候,中鬼邪之气,猝然心腹绞痛闷绝,此是客邪暴盛,阴阳为之离绝,上下不

,故


广济疗猝中恶,心腹刺痛,去恶气方。
麝香(一分研) 青木香(二分) 生犀角(二分屑)
上三味为散,空心熟水服方寸匕,日二立效,未止更作。忌如常法。(出第四卷中)
肘后华佗疗中恶,短气欲绝方。
灸两足大KT 趾上甲后聚毛中,各灸二七壮,即愈,又法三七壮。(集验张文仲备急同)
又方
杏仁(七十枚去尖皮)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麻黄(三两去节一方四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含咽之,通疗诸昏客忤良。忌如常法。
又方
韭根(一把) 乌梅(十四颗) 茱萸(半升)
上三味切,以劳水一升煮之,以病患栉纳中,三沸,栉浮者生,沉者死,煮取三升饮之
,大效。
又方
桂心(一两) 生姜(三两) 栀子(十四枚) 豉(五合)
上四味捣碎,以酒二升微煮之,去滓,顿服之,取吐为度。(并出第一卷中)
集验疗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有痛处,甚者短气不语,手摸按之,得其痛处,则病色动
,恶人近,则是痛处方。
取艾叶 碎着痛上浓寸余,铛中煮汤,和灰作泥令热,敷艾上,冷辄易之,不过再着则

。(出七卷中)
又疗中恶,心痛胸胁 痛,喘急汤方
桃东行枝白皮(一握) 真珠(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生姜(二两) 当归 桂
心(各
三两) 附子(一两炮) 香豉(五合) 吴茱萸(五合)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真珠,分二服。忌如常法。(短剧同)
又方
仰卧以物塞两耳,以两个竹筒纳死人鼻中,使两人痛吹之,塞口旁无令气得出,半日所
死人即噫噫,勿复吹也。(千金同)
又方
捣皂荚细辛屑,吹两鼻孔中,单用皂荚末亦佳。(千金同并出第四卷中)
删繁疗中恶痛欲绝方。
釜底墨(五合) 盐(一撮)
上二味和,研。以水一升搅调,一服。(范汪同)
又方
牛屎绞取汁五合为一服,口不开,扣齿纳药,若无新者,干者即以水和取汁。(并出第
十卷中)
崔氏疗猝中恶气绝方。
取真珠研末,书鬼字于舌上,额上亦书鬼字验。
又方
灸右肩高骨上,随年壮。(并出第四卷中)



<目录>卷第二十八

<篇名>猝死方二十四首

内容:病源猝死者,由三虚而遇贼风所为也,三虚,谓乘年之衰一也,乘月之空二也,失时之
和三
绝如
中恶
不能
又猝忤死候,犯猝忤客邪鬼气猝急伤人,入于腑脏,使阴阳离绝,气血暴不通流,奄然
厥绝如死状也,良久阴阳之气和乃苏,若腑脏虚弱者死,亦有虽苏而毒瓦斯不尽,时发即心腹
刺痛,连滞变成疰也。(并出第二十三卷中)
甲乙经云,黄帝问于岐伯,有猝死者,何邪使然。答曰,得三虚者,暴疾而死,得三实
者,邪不能伤也。黄帝曰,愿闻三虚。答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
伤也。愿闻三实,答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伤也,有猝
死不知人,有复生,何气使然,阴气先竭,阳气未入,故猝死而不知人,气复则生。(集验
同出第六卷中)
肘后云,猝死中恶及尸厥者,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阴阳之气,有乖离痞隔,上下不通,偏
竭所致,故虽涉死境,犹可疗而生,缘气未都竭也,当尔之时,兼有鬼神于其间,故亦可以
符术护济者。
又猝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