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亦是和阳养阴。

罗氏论虚劳之证,多因邪伏血郁而得,不独阴亏一端也。临晚寒热,时减时增,其为阳陷入阴可知。滋肾生旰,最为合法,略加损益,不必更张也。

熟地 白芍 茯苓 丹皮 山药 柴胡 炙草 鳖甲

诒按:于养阴中,加柴胡以达邪,佐鳖甲以搜阴。虚实兼到,极为灵巧。然既云邪伏血郁,似宜加当归。

邓评:凡由寒热成劳者,惟罗氏立法为最善。今观此方,便觉更胜一筹,所谓在于临时权衡耳。所云血郁宜加当归,以其能活血疏邪。

孙评:邪伏血郁,浅学者每蛮补不已,致邪愈伏则阴愈伤,血愈郁则火益炽,虚劳死症成而至不可挽矣。实则仲景大黄庶虫丸、薯蓣丸、鳖甲煎丸三方,早示法则矣。

邪伏血郁,用当归之辛润者以透之,最切最妙之法也。柳氏于按语中申明之,省许摹拟矣。

熟地改用生地极佳

再诊:热渐减,头中时痛,脉数不退,喉中痰滞不清。

青蒿 丹皮 熟地 鳖甲 炙草 牛膝 茯苓 小麦

诒按:似当兼清痰滞。两方中熟地,不如改用生地为稳。

邓评:此症肝阳已旺,头中时痛,想系柴胡太升,鼓即改用青蒿,且痰滞不清,有欲咳之状矣。

三诊:体虽不热,脉仍细数,宜养阴气。

六味丸去萸肉泽泻加白芍牛膝青蒿鳖甲

邓评:前之阳升,仍由阴虚,既体不发热,宜减去蒿、鳖,即有余邪,丹皮足以清之,或再加当归以疏托。

面黧形瘦,脉虚而数,咳嗽气促,腰膝无力,大便时溏。此先后天俱虚,虑其延成虚损。清润治肺之品,能戕中气,勿更投也

紫河车 熟地 山药 萸肉 五味子 丹皮 茯苓

杜仲 泽泻 牛膝 加蜜丸每服五钱

诒按:案语浮治虚要旨,方亦精当。

邓评:审见证,先天受伤为重,鼓用药以培补先天为要。

孙评:今人凡遇咳嗽,不察虚实,率用清润肃肺,不知能戕中气,反速其死。今指明其弊,有功不少。

络脉空隙,气必游行作痛,最虑春末夏初,地中阳气上升,血随气溢,趁此绸缪,当填精益髓。盖阴虚咳嗽,是他脏累及于肺,若治以清凉,不独病不去而胃伤食减,立成虚损,难为力矣。

熟地 金樱子膏 鹿角霜 五味子 湘莲子 萸肉 山药 茯苓 海参(漂净熬膏)右为细末即以二膏捣丸

诒按:此必有遗精、腰酸等证,故用药亦不重在咳嗽也。

邓评:看方药知有遗精之证,然与咳嗽合推,大都挟肝阳化火,上升下降所致; 游行作痛,亦由乎此。方内鹿角霜恐有所碍,拟再加丹皮、白芍、牡蛎、旋覆花。

孙评:柳氏如是指明,省学者摹拟。

汗 病 门

汗出偏沮,脉来不柔,时自歇止。知肝阳有余,而胃阴不足,于是稠痰浊火,扰动于中,壅滞于外。目前虽尚安和,然古人治未病,不治己病。知者见微知著,须加意调摄为当。

人参 川石斛 麦冬 南枣 制半夏 丹皮 茯苓 炙草 小麦

诒按:此想系左半有汗,右半无汗之证。细绎案语,是防其将患偏痱之意。

邓评:此即《金匮》麦门冬汤法,盖用古能化,加减悉当。

孙评:柳氏如此指点,是真有书本功夫者。

心阴不足,心阳易动,则汗多善惊;肾阴不足,肾气不固,则无梦而泄。以汗为心液,而精藏于肾故也。

生地 茯神 甘草 麦冬 川连 柏子仁 元参 小麦 大枣

诒按:案语心肾并重,方药似专重于心。再加五味子、牡蛎、沙苑等摄肾之品,则周匝矣。

邓评:洞达病情,了无疑义。

原方已属乎妥,再加敛摄之品,尤为切实。

诸 郁 门

中年脘闷,多暧多咳,此气郁不解也。纳谷已减,未可破泄耗气,宜从胸痹例,微通上焦之阳。

薤白 瓜蒌 半夏 桂枝 茯苓 姜汁

诒按:方法轻灵。

邓评:病由痰气交阻,肺胃不主通降,拟加枇杷叶、竹茹、旋覆花。

郁气凝聚喉间,吞不下,吐不出,梅核气之渐也。

半夏 厚朴 茯苓 苏梗 旋覆花 橘红 枇杷叶 姜汁

诒按:此于《金匮》成方中,加旋覆,杷叶,最有巧思。

邓评:此系郁气凝痰互阻其间,用《金匮》四七汤,本千古不易之理。加味却亦灵稳。如用噙化丸,更属相宜。

寒热无期,中脘少腹遽痛,此肝脏之郁也,郁极则发为寒热;头不痛,非外感也。以加味逍遥散主之。

加味逍遥散

诒按。此木郁达之之法。

邓评,此亦治肝郁祖方。认证既确,投剂必效。

病从少阳,郁入厥阴,复从厥阴,逆攻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