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粟米(一两半) 生姜(切碎五两) 半夏(汤洗去滑七遍四两与生
姜同杵碎曝干)
上四味,同入银石锅中,慢火炒令焦黄,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
大枣二枚去核,同煎至七分,去滓微热服,空心食前。
治胃中不和,气逆干呕,饮食不下,顺气汤方
白术(二两) 白茯苓(去黑皮一两半) 人参(一两) 甘草(微炙三分)
上四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姜枣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候。
治干呕,气逆不止,开胃丸方
半夏曲(微炒三两) 白豆蔻(去皮) 白术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人参(一
两半)
上五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计时候,粥
饮下,加至三十丸。
治干呕气逆。不下饮食。半夏丸方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焙干一两) 干姜(炮半两) 丁香(一分)
上三味。捣罗为末,用生姜汁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加至二十丸。
治胃冷干呕,手足厥逆。陈橘皮饮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四两) 甘草(炙) 缩砂仁 白芷(各二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温
服。
治胃气逆,干呕烦闷。胡椒汤方
胡椒(三七粒) 木香(二钱) 糯米(一合)
上三味同炒,以米熟为度,粗捣筛。分作三服,每服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干呕不止。陈橘皮饮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甘草(炙各二两) 草豆蔻(去皮五枚)
上三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候
温服。
治干呕气逆,饮食不下,平气汤方
甘草(锉) 浓朴(去粗皮各四两) 干姜(刮净锉二两) 生姜(去皮切半斤) 大
枣(一百枚)
上五味。用水七升,同于银石器中煮,候枣熟剥去皮核。再煮候水尽。焙干粗捣筛。每
服三钱匕。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



<目录>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篇名>痰饮统论

属性:论曰人之有形,借水饮以滋养;水之所化,凭气脉以宣流,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
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三焦气
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为病多端。古方论饮病有四。即痰饮悬
饮溢饮支饮也。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流胁下,咳唾引痛,谓
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其人咳逆倚息短气,
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此即见饮疾大概多为此者,然又有五饮。及水在五脏,病各
立名不同,与夫聚而不散曰留饮;僻于胁肋曰癖饮;流移不定曰流饮;沉伏于内曰伏饮;因
酒而成曰酒癖。寒多即曰冷痰。热多即曰热痰,病虽多端,悉由三焦不调,气道痞涩而生病
焉。是以气行即水行。气滞即水滞,故知饮之为病。在人最多,善疗此者,要以宣通气脉为
先,则水饮无所凝滞。所以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人之气血得温则宣流也。及其结而
成坚癖,则兼以消痰破饮之剂攻之。



<目录>卷第六十三\痰饮门

<篇名>痰癖

属性:论曰痰癖之病。由三焦气不升降,水饮停滞,流于胁下,寒气乘之。则令胁肋坚胀,按
之有水声,有时而痛,妨害食饮,久不治,令人羸瘦,故谓之痰癖。
治痰癖。胁肋刺痛。匀气宽膈。枳壳丸方
枳壳(去瓤麸炒) 人参 五味子 柴胡(去苗各半两) 石斛(去根) 诃黎勒皮 甘
草(炙锉各一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生姜汤下。
治痰癖,咽嗌不利,及大肠涩滞嗽涎皂荚槟榔丸方
皂荚(去皮并子锉) 半夏(各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半两以上三味用醋一升
煮尽为度慢火炒焦捣末) 巴豆(二十一枚去皮用醋一升半慢火熬透心紫色为度水淘曝干研)
槟榔(锉捣半两
上五味。研令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两丸,临卧生姜汤下。
治痰癖。醋心吐沫,食饮不消。气逆胀满,大腹丸方
大腹(连皮锉) 槟榔(生用)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研各三两) 高良(姜三
半)
上四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入研药令匀,炼蜜丸如弹丸大,每服一丸嚼破,生姜汤下,
空心食前服。
治痰癖,及饮酒停痰,积聚不利,呕吐,目视 。耳聋,肠中水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