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壮即汗出,咳逆臂厥
痛,针入三分,灸五壮。
列缺二穴,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手交叉头指末筋骨罅中,手太阴络,别走阳明。疗偏
风口 ,手腕无力,半身不随,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寒疟呕沫,善笑纵唇口健忘,针入
二分,留三呼,泻五吸即可,灸七壮。
经渠二穴,金也,在寸口陷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疟寒热,胸背拘急,胸满
膨膨,喉痹掌中热,咳嗽上气数欠,热病汗不出,暴痹喘逆,心痛呕吐,针入二分,留三
呼,禁不可灸,灸即伤人神。
太渊二穴,土也,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
,饮水咳嗽,烦惋不得卧,肺胀满膨膨,臂内廉痛,目生白翳,眼 赤筋,缺盆中引痛,掌
中热,数次喘不得息,噫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狂言口僻,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洒淅恶风
寒,虚热舌上黄,身热头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烦心少气,腹痛不下食
,肘挛支满,喉中干燥,寒栗鼓颔,咳引尻痛溺出,呕血心痹悲恐,针入二分,留三呼。
少商二穴,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太阴之脉所出也,为井。治烦
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
栗鼓颔喉中鸣,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气,唐刺史成君绰,忽腮颔肿大,喉中闭
塞,水粒不下三日,针之立愈,不宜灸。
凡此手太阴之脉,常多气少血,刺之当出气恶血,其经从脏走手,审而迎随之,气盛则
泻,气虚则补,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手太阴之法
也。



<目录>卷第一百九十一\针灸门

<篇名>手阳明大肠经

属性:手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
上廉,入肘外廉,上 外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
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上挟鼻孔,是动则病齿痛, 肿,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
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盛者人迎大三倍于气口,虚者人
迎反小于气口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肘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齿
,其别者,入耳会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之所别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
者,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 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 ,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
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
,以知为数,以痛为 ,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
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商阳穴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商阳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
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不已,
刺其通脉出耳前者。
热病始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
丈,凡四十穴。
商阳二穴(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二间二穴(一名间谷在手大

次指本节前内侧陷中) 三间二穴(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廉侧陷中) 合谷二穴
(一
名虎口在大指次指骨间) 阳溪二穴(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陷中) 偏历二穴(在腕中
后三
寸) 温流二穴(在腕后小士五寸大士六寸) 手下廉二穴(在辅骨下去手上廉一寸辅兑肉
其分
外斜) 手上廉二穴(在手三里下一寸其分独抵阳明之会外斜) 手三里二穴(在曲池下二
寸)
曲池二穴(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 肘 二穴(在肘大骨外廉陷中) 五里二穴(在肘
上三
寸行向里大脉中央) 臂 二穴(在肘上七寸 肉端) 肩 二穴(在肩端两骨间陷者宛宛
中)
巨骨二穴(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 天鼎二穴(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 扶突二穴(在人
迎后
一寸五分) 禾 二穴(一名长频直鼻孔挟水沟旁五分) 迎香二穴(一名冲阳在禾 上鼻

旁)
商阳二穴,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