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半夏 降香末 十四日 服前方七帖,胁痛虽轻,痰饮特甚,喘咳频仍,夜卧不安,暂停络药,专与和 胃蠲饮。
半夏(八钱) 广陈皮(四钱) 生苡仁(五钱) 茯苓(六钱) 枳实(三钱) 淡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十七日 胃稍开,能食稀粥半碗,胁仍痛,仍服前活络方去川椒,加广陈皮。
十二月初四日十一日 胁痛平,咳嗽未除,又服前蠲饮方。
十一日 因余有由绍兴之行,令其常服和胃方,胁痛发时,暂服新绛旋复花汤,此时已 能食烂饭半碗矣。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 脉稍和平,虽弦而有胃气,干饭能吃一碗有半,经亦复通,仍间服 前二 方。夜间偶感燥症,欲起不得起,欲坐不得坐,欲卧不得卧,烦躁无奈不可当,约二时,服 霹雳散三两许始安。次日仍与和胃。
十八日 能食干饭两小碗矣,六脉又和一等,仍间服前二方。
四月初三日 余复由淮至绍,初八日至苏州,不放心此病,作书一封,令其调适性情。
五月 间又作书一封,痛以大道理开导之。十月间始得回书,据云竟以余书作座右铭,每日讽诵一 过,饮食又进,精神大长,阖家欢乐。
【目录】卷三【篇名】胁痛属性:伊芳氏 二十岁 肝郁胁痛 病名肝着,亦妇科之常证,无足怪者。奈医者不识,见其有 寒热也 ,误以为风寒而用风药。夫肝主风,同气相求,以风从风,致令肝风鸱张;肝主筋,致令一 身筋胀;肝开窍于目,致令昼夜目不合、不得卧者七八日;肝主疏泄,肝病则有升无降,失 其疏泄之职,故不大便,小溲仅通而短赤特甚。医者又不识,误以为肠胃之病,而以大黄通 之,麻仁润之,致令不食不饥,不便不寐,六脉洪大无伦,身热,且坐不得卧,时时欲呕,
烦躁欲怒,是两犯逆也。《金匮》论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不待智者而知其难愈也。议 宣通络脉法,肝藏血,络主血故也,必加苦寒泄热,脉沉洪有力,且胆居肝内,肝病胆即相 随故也。
旋复花(五钱) 炒黄连(二钱) 桃仁(四钱) 归须(四钱) 郁金(三钱) 川楝皮(
五钱) 新绛(四钱) 绛香末(四钱) 苏子(四钱)
急流水八碗。
又 服前方见小效,即于前方内加∶ 丹皮(三钱,炒黑) 生香附(二钱) 减 川楝皮(二钱)
又 胁痛减其大半,但不得寐,时时欲呕,拟两和阳明厥阴,仍兼宣络。
半夏(五钱,醋炒) 青皮(钱半) 降香末(三钱) 新绛(三钱) 归须(三钱) 苏子霜(
三钱) 秫米(一撮) 桃仁(三钱) 川楝皮(二钱) 广郁金(二钱) 黄芩(二钱)
煮三碗,日二夜一。
又 昨方业已效,今日复苦药,即苦与辛合,能降能通之意,即于前方内加∶ (姜汁炒)古勇黄连(二钱)
又 昨用苦辛法,脉减便通。今日腹中觉痛,将近经期,一以宣络为主。
新绛纱(五钱) 苏子霜(二钱) 丹皮(二钱,炒) 制香附(二钱) 两头尖(二两) 旋复 花(
五钱) 元胡索(二钱) 条芩(钱半,酒炒) 桃仁泥(四钱) 降香末(三钱) 归须(三钱)
郁金(三钱)
水八碗,煮取三杯,日二夜一。
又 昨日一味通络,已得大便通利,腹中痛止,但不成寐;今日用胃不和则卧不安,饮 以 半夏汤,覆杯则寐法,仍兼宣络。此仲景先师所谓冲脉累及阳明,先治冲脉后治阳明也。
半夏(一两) 旋复花(五钱) 降香末(二钱) 秫米(二两) 新绛(四钱)
水十杯,煮成四杯,日三夜一。
又 昨与半夏汤和胃,业已得寐,但脉沉数,溲赤短,议加苦药,泄肝热而通小肠火府 。
半夏(六钱) 降香末(三钱) 黄柏(二钱,盐水炒) 秫米(一两) 新绛(四钱) 旋复花 (五钱) 生香附(三钱) 黄连(二钱,炒)
煎法如前。
又 昨日和胃宣络,兼用苦通火府,今日得寐,溲色稍淡,口亦知味,是阳明有渐和之 。惟胸中微痛,背亦掣痛,按肝脉络胸,背则太阳经也。是由厥阴而累及少阳,肝胆为夫妻 也;由少阳而累及太阳,少太为兄弟也。今日仍用前法,加通太阳络法。
半夏(五钱) 降香末(三钱) 黄柏(钱半,盐水炒) 旋复花(三钱) 古勇黄连(一钱)
桂枝尖(三钱) 新绛(三钱) 秫米(六钱) 生香附(三钱)
煎法如前。
又 绕脐痛者,瘕也,亦冲脉肝经之病。
桂枝尖(三钱) 新绛(三钱) 半夏(五钱) 炒云连(一钱) 当归(三钱,炒黑) 生香附(三钱) 淡吴 萸(三钱,炒) 小茴香(三钱,炒黑) 秫 又 两和肝胃,兼治瘕痛。
半夏(八钱) 青皮(二钱) 吴萸(三钱,炒黑) 新绛纱(三钱) 小茴香(三钱,炒黑) 生香附(三钱) 旋 复花(三钱) 桂枝尖(三钱) 云连(钱半,炒黑) 淡干姜(二钱) 乌药(三钱) 秫米(一两) 降香末(三 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