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且人迎斜内
向寸。又谓三阳经满溢入阳维之脉。是不能无颠仆不仁之虑。右手三部浮缓。
而气口以上微滑。乃痰沫壅塞于鬲之象。以清阳之位。而为痰气占据。未免侵
及心主。是以神识不清。语言错误也。或者以其神识不清。言语错误。口角常有
微涎。目晴恒不易转。以为邪滞经络。而用祛风导痰之药。殊不知此本肾气不
能上通于心。心藏虚热生风之症。良非燥药所宜。或者以其小便清利倍常。以
为肾虚而用八味壮火之剂。殊不知此症虽虚。而虚阳伏于肝藏。所以阳事易
举。饮食易饥。又非益火补阴药所宜。或者以其向患休息久痢。大便后。常有痰
红渍沫。而用补中益气。殊不知脾气陷于下焦者。可用升举之法。此阴血久利
之余疾。有何清气在可升发乎。若用升柴升动肝肾虚阳。鼓激鬲上痰饮。能保
其不为喘胀逆满之患乎。是升举药不宜轻服也。今举河间地黄饮子。助其肾。
通其心。一举而两得之。但不能薄滋味。远房室。则药虽应病。终无益于治疗也。
惟智者善为调摄为第一义。
熟地 巴戟天 苁蓉 山萸肉 茯苓 薄荷 淡熟川附 肉桂 五味子 麦冬 川石斛 远志 鲜石菖蒲



<目录>

<篇名>虚劳

属性:阳外泄为汗。阴下注则遗。二气造偏。阴虚热胜。脑为髓海。腹是至阴。皆阳
乘于阴。然阳气有余。益见阴弱。无以交恋其阳。因病致偏。偏久致损。坐功运气。
阴阳未协。损不肯复。颇为可虑。今深秋入冬。天气收肃。阳气泄越。入暮灼热。总
是阴精损伤而为消烁耳。
川石斛 炒知母 女贞子 茯神 糯稻根 小黑 豆皮
又 暮夜热炽。阴虚何疑。但从前表散。致卫阳疏泄。穿山甲钻筋流利。后至经
络气血劫撤。内损不复。卫阳藩篱交空。斯时亦可撑半壁矣。失此机宜。秋收冬
藏主令。其在封固蛰藏耳。张季明谓元无所归则热灼。亦是。
人参 河车 熟地 五味 莲肉 山药 茯苓
今年长夏久热。伤损真阴。深秋天气收肃。奈身中泄越已甚。吸短精浊。消
渴眩晕。见症都是肝肾。脉由阴渐损及阳明胃络。纳谷减。肢无力。越人所云。阴
伤及阳。最难充复。诚治病易。治损难耳。
人参 天冬 生地 茯神 女贞 远志
脉数垂入尺泽穴中。此阴精未充早泄。阳失潜藏。汗出吸短。龙相内灼。升
腾面目。肺受熏蒸。嚏涕交作。兼之胃弱少谷。精浊下注。溺管疼痛。肝阳吸其肾
阴。善怒多郁。显然肾虚如绘。议有情之属以填精。仿古滑涩互施法。
牛骨髓 猪脊髓 羊脊髓 麋角胶 熟地 人参 萸肉 五味 芡实 湖莲 山药
茯神 金樱膏 胶髓丸
此少壮精气未旺。致奇脉网维失护。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今纳谷如昔。血肉充养。补之以味。莫若以饮食补之。
牛骨髓 羊骨髓 猪骨髓 茯神 枸杞 当归 湖莲 芡实
据说热自左升。直至耳前后胀。视面色油亮。足心灼热。每午后入暮皆然。
上午用茶调散。宣通上焦郁热。不应。此肝肾阴火乘窍。即因男子精亏。阳不下
交。经言。以滋填阴药。必佐介属重镇。试以安寝。竟夜乃安。参阳动阴静至理。
熟地 龟板 萸肉 五味 茯苓 磁石 黄柏 知母 猪脊髓丸
有形血液。从破伤而损。神气无以拥护。当此冬令藏阳。阳微畏寒。奇脉少
津。乏气贯布。行步欹斜。健忘若愦。何一非精气内夺之征。将交大雪。纯阴无阳。
冬至一阳来复也。见此离散之态。平素不受暖补。是气元长旺。今乃精衰气竭
之象。又不拘乎此例也。
人参 鹿茸 归身 炒杞子 茯苓 沙苑
阴精走泄于下。阳气郁冒于上。太冲脉衰。厥气上冲。陡然痫厥。阴阳既失
交偶。因随阳掀旋。阳从汗泄矣。宜远房帷。独居静室。医治之法。从阴引阳。大封
大固。以蛰藏为要。百日可效。经年可以复元。
淡苁蓉 五味 远志 茯神 芡实 建莲 生羊腰子
劳怯。形色夺。肌肉消。食减便滑。兼呛痰喉痛。知医理者。再无清喉凉肺滋
阴矣。病患述心事操持病加。显然内损。关系脏真。冬寒藏阳。人身之阳。升腾失
交。收藏失司。岂见病治病。肤浅之见识。据说食进超时。必有痛泄。经言。食至小
肠。变化屈曲。肠间有阻。常有诸矣。凡汤药气升。宜丸剂疏补。资生丸食后服。
人参 坎气 茯苓 黑壳建莲 五味 芡实 山药浆丸
虚劳三年。形神大衰。食减无味。大便溏泻。寒起背肢。热从心炽。每咳。必百
脉动掣。间或胁肋攻触。种种见症。都是病深传遍。前议四君子汤以养脾胃冲
和。加入桑叶丹皮。利少阳木火。使土少侵。服已不应。想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