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化,故吐利清冷也。
为腹硬坚。按之应手,谓之 也。寒则血气凝故也。故削坚积,非辛热药不能除。瘕
为腹中虽硬,忽聚忽散,无有常准,以其病瘕,未成 也。血不流而寒博,故成瘕也。 疝,
少腹控卵肿急绞痛也,寒主拘缩故也。寒极而土化制之,故肿满也。经言丈夫 疝,谓阴
气连少腹急痛也。故言妇人少腹肿胀,肝经足厥阴之脉也。经注曰∶寒气聚而为疝也。
坚痞腹满急病,寒主拘缩,故急痛也。寒极则血凝泣,而反兼土化制之,故坚痞而腹
满也。有热腹满坚痞者,当从热制之也。
下利清白水,寒则清净也。食已不饥,胃热则消谷善饥,故病寒者,食虽已而不饥也。
胃膈润泽而无燥热故也。
吐利腥秽,肠胃大寒而传化失常,金寒则水冷,故吐利腥秽也。热则酸臭,寒则腥秽,
理之常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阴水上于清净,故病寒则四肢逆冷而禁止坚固,舒卷不便利也。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病机叙论

属性:人身贵乎阴阳和平,而无偏胜则无偏疾。沉寒痼冷之证,乃是真阳耗散,脾胃虚弱,失
于调理,以致胃寒。又啖生冷粘腻难化之物,经年累月,积久而成痼冷,渐伤脾胃,因而渍积
脏腑,以成痼疾。但有寒冷触犯,速然而作,以致手足厥冷,畏冷憎寒,饮食不化,或呕吐涎
沫,或大便洞泄,米谷不消,或小便频数,或肚腹绞痛,或逢寒咳嗽,或 疝大作,皆其证也。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病机叙论

属性:东垣云∶脾胃不足,劳役形体,中焦不能营运,传为寒中,故吐利清谷,宜附子理中汤
之类。以葱白煎羊肉汤服之愈。凡真气衰微,胃气不实,不可食生冷寒凉。若食寒凉,愈至肠
胃虚寒,呕吐涎沫,水谷不化,肠胃常痛,腹冷如冰,皆阳虚阴盛之所为也。张仲景有阴毒,
虽不曰痼冷,即寒冷所伤,手足冷,脐腹痛,呕吐下利,身如被杖,脉微欲绝,此由肾气虚
寒,脾家伤冷,内外皆阴,阳气不守,遂成阴毒。至于唇口手足俱青,寒气冲心,烦躁闷乱,
精神如失,脉沉而伏匿,多不治也。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脉候

属性:脉沉而迟者,为脏寒痼冷;微而涩者,为血虚。寸脉微迟者,阳乏,久而不起,必成痼冷;
尺肺沉迟者,肾气虚寒,主腰足清冷如冰。痼冷病,脉绝不至者死。痼冷病,脉微迟,心
中烦躁者死。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治法

属性: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淫所胜,平以辛
热,佐以苦甘,以
咸泻之。反治之法,寒者热之。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治法

属性:丹溪云∶阳虚则恶寒,用参 之类,甚者,加附子,以行参 之功。
虚劳冬月恶寒之甚,气实者,宜利,宜解表,柴胡、干葛之类。肾经积冷,下元虚惫者,
宜安肾丸之类。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治法

属性:《仁斋直指》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人之处世,饮食为上,
汤药次之。惟其口腹不充,嗜欲无节,所以脏中停寒而成沉痼。男子流精,女人下带,骨寒
脑冷,气乏血衰,呕吐恶心,久泄注下,皆其证耳。治疗之法,惟贵乎温补,不宜太刚,养气
血之剂,佐以姜桂,甚加附子为愈。若夫热剂刚燥,急欲回阳,吾恐肾水易涸,虚火烛炎,难
保其生,知者审之。



<目录>卷之二十二\痼冷门

<篇名>药方

属性:\x附子理中汤 姜附汤 沉附汤 真武汤\x并治痼冷阳虚,腹痛吐利,寒战。(方并见伤寒门。)
\x十全大补汤\x 治诸虚百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黄 肉桂(各五分)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空心服。甚者加附子五分。
\x八味丸\x 治下元冷惫,腰脚酸重,虚劳消渴。
熟地黄(四两) 山药 山茱萸(各二两) 肉桂 熟附子(各一两) 泽泻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两半)
上为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盐汤下。
(《澹寮》)\x附子茴香散\x 治气虚积冷,心腹绞痛,泄泻食少。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各七分) 干姜(炮) 附子(制。各五分) 肉豆蔻
茴香(各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