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起不安。
桂枝 蜀漆(各钱) 甘草(六分) 牡蛎(一钱八分) 龙骨(一钱) 生姜(
一钱) 大枣(二枚)
上水二盏,先煮蜀漆,减半盏,煎诸药至一盏,温服。
第二十四、\x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x汗后身痛脉沉。
桂枝汤加人参、芍药(一倍)、生姜(一倍),煎服。
第二十五、\x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x
桂枝(一钱半) 甘草(一钱) 生姜(钱半) 大枣(一枚) 附子(五分)
水盏半煎八分服。
第二十六、\x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x热病,夏至后用。
桂枝汤加知母、石膏(各一钱)、升麻(五分),水煎服。
第二十七、\x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x服桂枝或下后不解,腹满小便不利。
芍药 茯苓 白术(各二钱) 甘草
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渣服。小便利则愈。
第二十八、\x越婢汤\x 治风痹脚弱。
石膏 白术(各二钱) 麻黄(七分) 附子(五分) 甘草(三分)
水钟半,加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
第二十九、\x茯苓白木汤\x 治湿温。
茯苓 干姜 甘草 白术 桂(各一钱半)
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第三十、\x大青龙汤\x 治伤寒头痛,发热无汗而烦躁者。
麻黄(三钱) 桂枝(一钱) 杏仁(五枚) 甘草 石膏(半鸡子大一块) 生
姜(一钱) 大枣(一枚)
水钟半煎,分二服,温服。
第三十一、\x大青龙加黄芩汤\x
大青龙汤加黄芩煎服。
第三十二、\x小青龙汤\x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呕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小便不利,小腹满而喘者。
麻黄 桂枝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干姜 细辛(各五分) 五味子(
十二粒) 半夏(一钱)
水二盏煎服。
第三十三、\x小青龙去麻黄加茯苓汤\x
青龙汤减麻黄,加茯苓。
第三十四、\x小青龙去半夏加栝蒌汤\x
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
第三十五、\x小青龙去麻黄加杏子汤\x 治太阳汗干饮水多,咳而喘。
本方去麻黄,加杏子,煎服。
第三十六、\x葛根汤\x 治太阳无汗恶风刚 ,太阳阳明合病。
葛根(一钱半) 麻黄(一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六分) 生姜(
五片) 大枣(二枚)
水二盏如法煎一盏,服取微汗。
第三十七、\x葛根解肌汤\x发热而渴,不恶寒,并疫疠。
葛根(二钱) 黄芩 芍药 麻黄(各一钱) 甘草 桂(各五分)
水二盏,枣一枚,煎,如脉浮,再服取汗。
第三十八、\x葛根柴胡汤\x
柴胡(一钱半) 苍术 荆芥 麻黄(各一钱) 甘草 当归(各五分)
水二盏,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第三十九、\x葛根葱白汤\x 治已汗未汗头痛。
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各一钱) 生姜(三钱) 葱白(五寸)
水二盏煎一盏服。
第四十、\x葛根黄芩黄连汤\x
葛根 黄芩(各一钱) 黄连(二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盏煎服。
第四十一、\x葛根橘皮汤\x 治温毒发斑,心烦呕逆。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黄 黄芩(各八分) 甘草(五分)
水二盏煎服。
第四十二、\x葛根加半夏汤\x
本方加半夏,如法煎服。
第四十三、\x葛根龙胆汤\x 治身重汗出,风温脉浮。
葛根(二钱) 石膏(一钱) 麻黄 升麻 芍药 桂枝 生姜 甘草 葳蕤(各八分)
水二盏煎至八分服。
第四十四、\x小柴胡汤\x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少阳发热。风温身热。
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第四十五、\x小柴胡加茯苓汤\x 治小便难,潮热腹满。
本方加茯苓,煎服。
第四十六、\x小柴胡加五味子汤\x 治温病而渴,不恶寒嗽者。
本方加五味子,煎服。
第四十七、\x小柴胡加桂汤\x 治身热欲近衣,身热不渴。
柴胡 黄芩 半夏(一钱) 甘草 桂(各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第四十八、\x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汤\x 治发热而渴。
本方去半夏,加人参、栝蒌仁,煎服。
第四十九、\x小柴胡去枣加牡蛎汤\x 治水结胸。
本方去枣,加牡蛎,煎服。
第五十、\x小柴胡去参枣加五味子干姜汤\x 治少阳寒热,自利泄泻。
本方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