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能周,命曰周痹。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岐伯曰∶凡痹之客于五脏者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
于邪,内舍于肾;
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
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所谓邪者,皆风寒湿之三气也。重感于肺者,则皮无所知,烦满喘而呕。感于心
者,则血脉不通,心下鼓,暴上气逆,喘,嗌干善噫;感于肝者,则筋挛,夜卧惊恐,饮
多而小便数;感于肾者,则骨重不可举,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感于脾者,则四肢
倦怠,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五痹之外有肠痹、胞痹、血痹、热痹证候之异。肠痹者,其病数饮,中气喘满,时作
飧泄,小便不通;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血痹者,邪入于阴血
之分,其状体常如被风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热痹者,盖脏腑积热,复遇风
寒湿三气而客于经络,留而不行,阳遇其阴,故为热痹,翕然而闷也,肌肉极热,体上如鼠
走之状,皮肤色变。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病机

属性:帝曰∶痹证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
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
营,故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
胜,阳遭阴,为痹热。多汗濡者,此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胜,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
也。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
则不仁,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皮则寒。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痹之为证,有筋挛不伸、肌肉不仁,与风证相似。故世俗多类于风痿痹之证混同通
治,此千古之弊也。大抵固当分其所因。风则阳受之。痹为风寒湿所感,则阴受之,为病
多重着沉痛。痿因血少气虚,火盛克金,肺叶燥枯,宗筋不润,肝木乘胜,脾土受伤,饮
食少,四肢倦,为精血虚耗,故筋骨痿而不用。治宜润燥、养血、滋阴,非若痹之气血凝
滞,留而不行,或痛而手足为之麻木不仁,治以行气胜湿为主。三证虽大略相似,而所
以施治迥然不同。执事者其辨诸。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治法

属性:痹因虚而感风寒湿之邪气,有在肌肤血脉浅深之异。入腑者,多死。昔人经论虽详,
而方未尽其变。今悉考证区别,具眼者识之。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脉候

属性:《脉经》曰∶肺涩而紧者为痹痛。严氏曰∶其脉大而涩为痹,脉来急亦为痹。寸口关上
脉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目录>卷之十一\痹证门

<篇名>药方

属性:(《济生》)\x五痹汤\x 治风寒湿三气客留肌体,手足缓,麻痹不仁。
羌活 白术 防己 片姜黄(各一钱) 甘草(一钱)
水盏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服。
(《济生》)\x蠲痹汤\x 治手足冷痹,腰痛沉重及身体烦痛,背项拘急。
当归(酒浸) 赤芍药 黄 片姜黄 羌活(各二钱) 甘草(五分)
上水盏半、姜五片、红枣一枚,煎八分,不拘时服。一方加防风。
\x三痹汤\x 治血气凝滞,手足拘挛,风痹等疾皆治。
人参 黄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杜仲(姜汁炒) 川续断 防风
桂心 细辛 白茯苓 秦艽 川 牛膝 川独活 甘草(各等分)
上水三盏、生姜三片、枣一枚,煎五分,不拘时服。
\x活络丹\x 治风湿痹痛、诸药不效。
白术 当归 羌活 独活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盏半,姜五片,煎七分服。
\x舒经汤\x 治气血凝滞,经络不行,臂痛不可忍。
羌活 白术 当归(各一钱) 片姜黄(二钱) 甘草 赤芍药(五分) 海桐皮(
一钱)
上水煎服。
\x乌药顺气散\x(方见风门) 治五痹。
\x乳香定痛丸\x 治诸痹,风湿流注,骨节疼痛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