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则顺之治法也。
\x益阴补气丸\x 治证上同。
熟地黄(三两) 归尾(酒制,半两) 牡丹皮 五味子 干山药(各五钱) 茯苓 泽泻(各二钱半)
生地黄(酒制,炒,四两) 山茱萸 柴胡(各半两)
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水飞辰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上方,壮水之主,以镇阳光,气为怒伤,散而不聚也。气病血亦病也。肝得血而后能视
,又目为心之窍,心主血,故以熟地黄补血衰,当归尾行血,牡丹皮治积血为君;茯苓和中
益真气,泽泻除湿泻邪气,生地黄补肾水真阴为臣;五味子补五脏,干山药平气和胃为佐;
山茱萸强阴益精通九窍,柴胡引入厥阴经为使。蜜剂者,欲泥膈难下也;辰砂为衣者,为通
于心也。然必兼《千金》磁朱丸服之,庶易为效。
\x滋阴地黄丸\x 治证上同。眵多 者,并皆治之。
黄连(一两) 黄芩 归身(酒制,各半两) 生地黄(酒制,一两半) 熟地黄(半两) 五味子(三钱)
人参(二钱) 天门冬(焙) 炙草(各三钱) 地骨皮(二钱) 枳壳 柴胡(各三钱)
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每服百丸,食后茶汤下,日三服。
上方,治主以缓,缓则治其本也。以黄连、黄芩,苦寒除邪气之盛为君;当归身辛温,
生熟地黄苦甘寒,养血凉血为臣;五味子酸寒,体轻浮上,收神水之散大,人参、甘草、地
骨皮、天门冬、枳壳苦甘寒,泻热补气为佐;柴胡引用为使也。亡血过多之病,有热者,亦
宜服。
\x防风散结汤\x 治目上下睫隐起肉疣,用手法除病后服之。
防风 羌活 白芍药 归尾(各五分) 红花 苏木(各少许) 茯苓 苍术 独活 前胡 黄
芩(各五分) 炙草 防己(各六分)
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热服,渣再煎。
上方,以防风、羌活,升发阳气为君;白芍药、当归尾、红花、苏木,破凝行血为臣;
茯苓泻邪气,苍术去上湿,前胡利五脏,独活除风邪,黄芩疗热滋化为佐;甘草和诸药,防
己行十二经为使。病在上睫者,加黄连、柴胡,以其手少阴足厥阴受邪也;病在下睫者,加
本、蔓荆子,以其手太阳受邪也。
\x竹叶泻经汤\x 治眼目瘾涩,稍觉 ,视物微昏,内 开窍如针,目痛,按之浸
浸脓出。
柴胡 栀子 羌活 升麻 炙草(各五分) 赤芍药 草决明 茯苓 车前子(各四分) 黄芩
六分) 黄连 大黄(各五分) 青竹叶(一十片) 泽泻(四分)
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稍热服。
上方,逆攻者也。先以行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之药为君,柴胡、羌活是也;二经生意,
皆总于脾胃,以调足太阴足阳明之药为臣,升麻、甘草是也;肝经多血,以通顺血脉,除肝
邪之药,膀胱经多湿,以利小便,除膀胱湿之药为佐,赤芍药、草决明、泽泻、茯苓、车前
子是也;总破其积热者,必攻必开,必利必除之药为使,栀子、黄芩、黄连、大黄、竹叶是
也。
\x蜜剂解毒丸\x 治证上同。
杏仁(去皮尖,二两,另研) 山栀(十两,末) 石蜜(炼,一斤) 大黄(五两,末)
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百丸,茶汤下。
上方,以甘润治燥为君,为燥为热之原也;山栀子微苦寒治烦为臣,为烦为热所产也;
石蜜甘平温,安五脏为佐,为其解毒除邪也;大黄苦寒,性走不守,泻诸实热为使,为攻其
积,不令其重叠不解也。
\x决明夜灵散\x 治目至夜则昏,虽有灯月,亦不能视。
石决明(另研) 夜明沙(另研,各二钱) 猪肝(一两,生用,不食猪者,以白羯羊肝代之)
二药末和匀,以竹刀切肝作二片,以上药铺于一片肝上,以一片合之,用麻皮缠定,勿
令药得泄出,淘米泔水一大碗,贮沙罐内,不犯铁器,入肝药于中,煮至小半碗,临睡,连
肝药汁服之。
上方,以决明镇肾经益精为君;夜明沙升阳主夜明为臣;米泔水主脾胃为佐;肝与肝合
,引入肝经为使。
\x冲和养胃汤\x 治内障初起,视觉微昏,空中有黑花,神水变淡绿色,次则视岐,睹一成
二,神水变淡白色,久则不睹,神水变纯白色。
柴胡(七钱) 人参 当归(酒浸,各一两) 五味子(二钱) 白芍药(六钱) 白茯苓(三钱) 羌活(一两
半) 炙草(一两) 防风(半两) 黄 (一两半) 白术 升麻 葛根(各一两) 干生姜(一钱)
每服六钱,水三盏,煎至二盏,入黄芩、黄连各一钱,再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后
服。
上方,因肝木不平,内挟心火,故以柴胡平肝,人参开心,黄连泻心火为君;酒制当归
荣百脉,五味敛百脉之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