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逍遥散,外吹冰硼散,半月平复。
烙铁,用铁打成,烙头如半粒小蚕豆大,烙柄以棉线绕紧,烧红时,方不烫手。若以铜烙烧红多熔
化入喉,伤入性命,决不可用。
大火针阴疽放脓,所用先以笔杆竹长二寸为柄,次用粗铁丝三寸,插入竹内,外余
一寸,锉尖竹杆两头,用细铁丝塞牢,方不脱落。若发散阴疽,用细火针,但以细铁丝,
仿上做法,亦在灯火烧红,看疽势大小。(量意
用针几下。切不可用铜火,针见火,易熔化,误人不浅。
艾针,用细银丝寸许,或二寸长者,一头锉尖,一头绕铜丝作柄。每遇寒湿,侵入
经络肢体,走串酸痛,安艾炷灸之。
喉内诸症,不可轻漫用刀刺,恐日后易于复发。果肿处脓熟,必起软小点,或生小
白头,方可用刀,刺出脓血,立时能见松快。



<目录>卷上

<篇名>火针不可轻用

属性:火针(又名燔针)为外症所必用,能决脓痈,消散阴疽,惟红肿 痛,火毒旺者。误用,
更肿痛深溃。头面为诸阳总会,一用火针,引火闭邪,使轻病转危矣。



<目录>卷上

<篇名>治筋缩法

属性:隐曲处,生痈疽,脓水日久溃多。夫脓为血液,与肌肉所化而成。血脉已枯,束骨
之筋,失其滋养,故筋缩,不得屈伸。待完口时,外以青葱新艾,煎汤,先熏后洗,内
进十全大补汤。俾气旺血充,筋得舒润,再加时常以手揉抹患上或扯之左,或拽之右,或
伸之前,或屈之后,不拘手足身体,如此行之无间,约月余则骨节可活,气血可通,筋
脉可舒,自必撤消归旧。若肌肉烂深,大筋已断,虽然肌生口敛,必有曲无直,或直不
得曲,终成废疾。



<目录>卷上

<篇名>治足筋缩法

属性:腿足生痈疽,脓水去多,筋无荣养,故易短缩。乘完口时,用二尺长酒杯粗竹子一
段,带于身旁,时常放地上,将患足蹋其上,推转来去,活动筋脉,约月余,即和活如旧
矣。



<目录>卷上

<篇名>浮皮兜脓须剪开

属性:痈疽溃脓,日久内肉烂空,外皮浮软,上下有孔流脓,中间薄皮,搭住如桥,使毒护
塞,不能尽性掺药,难以完功。用剪刀将浮皮剪开,自可任意上药,易于收口。



<目录>卷上

<篇名>升药所忌

属性:手背乃三阳经脉之部,生疮忌用升药,助火蚀肌,宜清火燥湿药掺之。膝盖下至足背
生疮,皆湿热下注居多,尤忌用升药,闭湿生火,须以利水清火药外掺。



<目录>卷上

<篇名>背部湿痰块

属性:背为阳部,又督脉循行之道,人身气为阳,而血为阴。若阳衰而阴偏盛,脉络因之
不畅,每入饮食,所化精微,不归正化,而变为痰,留滞经络,走注于背,致漫肿隐痛,
最难消散。体壮者,溃脓虽迟,犹可收功。体弱者,十中难保二三。



<目录>卷上

<篇名>痔漏

属性:大肠尽处为肛门,肺与大肠相表里,气主于肺。盖劳碌忍饥,或负重远行,及病后
辛苦太早,皆伤元气。气伤则湿聚,湿聚则生热,热性上炎,湿邪下注,渗入大肠而成
漏,时流脓水。由咳嗽延为漏者难治。体实者与其刀割挂线,不若内服消漏丸(方见后),久
久自效。



<目录>卷上

<篇名>疮

属性:两胫内外廉骨,每有脾虚,湿盛化热,蕴于血分,而成 疮。初发红片,破流臭水,极
其延绵难效。或有气虚下陷,而患口难敛者。但壮实妇女患此,而疮口常血出不止者,由
天癸将临,经血错行,不循正轨,尤不易效,宜内投凉血清热之剂。春夏时,阳气升泄,治
多费手。交秋冬后,人身肌肤固密,始易为力。外掺用黄灵丹、胜湿丹。方载《青囊集》。



<目录>卷上

<篇名>鸡胸症

属性:肾主骨,肺主气,先天属肾,肾虚必盗肺气,肺损不能下荫,子母交戕,故病后失
调。或咳久伤气,使胸前忽生高骨,渐凸成患者。男妇容或有之,惟小儿禀质不足,得
此者居多。初起外在骨尖处灸之(切忌针刺,)内服补肺养阴汤方见后。



<目录>卷上

<篇名>龟背症

属性:父母之体素亏,所生之婴孩先天早为不足。若襁褓中失宜,或多病致伤,或早令强
坐,则脆嫩筋骨,易于戕损,使背中脊骨痿突。初发如梅,渐高似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