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牛髓汤\x 治咳嗽,大能润肺。 牛髓(一斤取 骨中者) 白蜜(半斤) 杏仁(四两去皮尖研如泥) 干山
药(四两炒) 胡桃仁(去皮四两另研) 上将髓蜜二味,沙锅内熬沸,以绢滤去渣,盛瓷瓶内,将杏仁等三味入瓶内,
以纸密封瓶口,重汤煮一日夜,取出冷定,每早晨白汤化一二匙服。
\x蜜酥煎\x 白沙蜜(一升) 牛酥(一升) 杏仁(三升去皮尖研如泥) 上将杏仁于瓷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
净铜锅内勿令油腻垢,先倾三升汁于锅内,刻木记其浅深,减记。又倾汁二升,以缓火煎减所记处,即入蜜酥二味,煎
至记处,药成置净瓷器中。每日三次,以温酒调一匙,或以米饮白汤,皆可调服。七日唾色变白,二七唾稀,三七嗽
止。此方非独治嗽;兼补虚损,去风燥,悦肌肤,妇人服之尤佳。
\x温肺汤\x 陈皮 半夏 肉桂 干姜 白芍药 杏仁(各一钱) 五味子 细辛 甘草(各四钱) 水盏半,煎
八分,食后服,仁斋方有阿胶无芍药。
\x加味理中汤\x 治脾肺俱虚,咳嗽不已。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陈皮 半夏 干姜 五味子 细辛
上咀,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食远服。
\x加味三才汤\x 天门冬 生地黄 人参(各等分) 水煎服。
\x六味地黄汤\x 地黄(二钱) 牡丹皮 白茯苓 山药(各一钱) 山茱萸(一钱五分) 泽泻(七分) 水煎,
食前服。
\x宁肺汤\x 人参 当归 白术 熟地 川芎 白芍 五味子 麦门冬 桑皮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七分) 阿胶
(炒一钱) 上水二盏,姜三片,紫苏五叶,煎八分,食远服。
\x五味黄 散\x 麦门冬 熟地黄(各一钱) 桔梗 黄 (各钱半) 五味子 人参 芍药 甘草(各五分) 上
作一服,水二盏,煎八分,食后温服。
\x麦门冬饮\x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黄柏 知母 麦门冬(各一钱) 五味子(十五粒) 桑皮(八分) 水
二盏,姜一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x人参芎归汤\x 当归 川芎 白芍药(各二分) 人参 半夏 陈皮 赤茯苓 阿胶(炒成珠) 细辛 北五味
甘草(炙各一分) 上 咀,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x四物桔梗汤\x 当归 川芎 芍药 熟地 桔梗 黄柏(炒各一钱) 上水二盏,煎八分,加竹沥半盏,姜汁一
匙,和匀服。
\x琼玉膏\x 人参(十二两) 白茯苓(十五两) 琥珀 沉香(各半两) 大生地(十斤洗净,于银石器内杵细
取自然汁盛,忌铁器。) 白蜜(五斤熬去沫) 上本方原无沉香、琥珀,乃 仙加入,自云奇效异常,今录其方。先以
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绢滤过,将人参等为细末,和蜜汁入瓷瓶、或银瓶内,用绵纸十数层,加箬封固瓶口,入砂
锅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煮没瓶颈,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
煮半日以出气,然后收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一二匙,用温酒一两调服,白汤调亦可,忌鸡犬见。
\x八味丸\x(方见中寒门)
\x白虎汤\x(方见三气门)
\x四物芩连汤\x(即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方见前。)
\x人参养肺汤\x 人参 阿胶 贝母 杏仁(去皮尖) 桔梗 茯苓 桑皮 枳实(炒) 甘草(各五分) 柴胡
(一钱) 五味子(十二粒) 上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后服。
\x钟乳补肺汤\x 钟乳粉(另研如米) 桑皮(各三两) 肉桂 白石英(另研如米) 五味子 款冬花 紫菀茸
麦门冬 人参(各二两) 上为粗末,次以钟乳、石英同和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粳米
一小撮,煎七分,去渣,食后服。
\x诃子散\x 治久嗽语声不出。 诃子肉(炒) 通草(各钱半) 杏仁(去皮尖炒一钱) 水二盏,姜三片,枣
一枚,
煎八分,食后服。
\x真武汤\x(方见中寒门)



<目录>卷五

<篇名>关格门

属性:(论二首 律四条)



<目录>卷五\关格门

<篇名>关格论

属性:喻昌曰∶关格之证,自《灵》、《素》以及《难经》,仲景脉法,皆深言之,然无其方也。后世以无成方根据傍,其中玄
言奥义,总不参研,空存其名久矣。间有以无师之智,临证处方,传之于书。眼中金屑,不适于用,可奈之何!谨以《尚
论》之怀,畅言其理。《素问》谓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
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