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宜服之。
犀角(磨汁) 防风(各一钱) 鼠粘子(炒二钱) 荆芥穗(一钱) 甘草(炙钱半) 水二盏,煎一盏,食后
温服。 按∶此方颛清上焦蕴热,与利膈散略同。彼可多服,此可暂服耳。
\x四物二连汤\x 治血虚、虚劳发热,五心烦热,昼则了明,夜则发热。 当归 生地黄 白芍药(各一钱) 川
芎黄连 胡黄连(各八分) 水盏半,加姜煎。
\x四顺清凉饮子\x 治血热壅塞,面赤,蕴结烦闷。 大黄 赤芍药 当归 甘草(各一钱) 水盏半,煎八分,
食远通口服。 按∶二方清血分之热,然惟实热可用,虚热则不宜用,恐伤其胃也。
\x牛黄膏\x 治热入血室,发狂心热,不认人者。 牛黄(一钱) 朱砂 郁金(各二钱) 脑子(五分) 甘草
牡丹皮(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皂角子大。新汲水化下。 按∶此方乃清镇安神之剂,热由心胞,袭入神明,不得
已而用之也。
\x杨氏秦艽扶羸汤\x 治肺痿骨蒸成劳,或嗽或寒或热,声哑不出,体虚自汗,四肢倦怠。 柴胡(二钱) 人参
鳖甲(炙) 秦艽 当归 地骨皮(各一钱半) 半夏 紫菀 甘草(一钱) 上 咀,水煎服。 按∶此治少阳经久
热成劳,气血两治之法。
\x《局方》当归补血汤\x 治肌热躁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脉虚血虚
也。若误服白虎汤必死,宜此主之。 黄 当归 上 咀,水服。 按∶此足三阴血分之病。若以肺气虚热,白虎汤
法施之,则脾气从之下溜,转促其阴之亡耳。盖病深之人,服药中窍,未必效。一不当而追之不及矣,可不辨哉。再按∶
人身热病最多,盖素蕴之热,挟天时之热而横发耳。是则胃气清和,遇暄热而不觉其热者,乃为平人。迨至积热既久,
然后治之,已为失算,况于药不对病乎!所以肥人之病,多因血肉过盛,而积饮食之热。瘦人之病,因津液素衰,而生
火炎之热。治肥人之热,虑虚其阳。治瘦人之热,虑虚其阴,未可执方妄施矣。兹所录方,各宜自为推展。至表里之热,
及升阳滋阴等法,各有颛方,此不及。再按∶六腑实热,腹胀不通,口舌生疮,有生姜泻心汤一法。大奇用生姜、橘皮、
竹茹、黄芩、栀子仁、白术各三两,桂心一两,茯苓、芒硝各二两,生地黄十两, 咀入大枣煎,每服一两。盖必阴虚
血燥,火热难伏,为从治耳。因推《金匮》肾气丸,童子亦可服附桂者,不过从治法。虚热得除,可多服哉。以上治痉
热。
\x《金匮》麻黄白术汤\x(论见前 治湿十五方)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
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复取微似汗。
\x桂枝附子汤方\x(论见前) 桂枝(四两) 生姜(三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完。
\x白术附子汤方\x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三服。一服觉
身痒,半日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 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
逐水气未得除故耳。
\x《金匮》甘草附子汤方\x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个) 白术(二两) 桂枝
(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
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妙。
\x《金匮》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方\x 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
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泡四两)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斤) 杏仁(七十个去皮
尖炒)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x《金匮》防己黄 汤\x 防己(一两) 甘草(半两炒) 白术(七钱半) 黄 (一两二钱) 上锉麻豆大,
每服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渣,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
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沉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水暖,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
令微汗瘥。
\x《和剂》五积散\x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或有腹痛。又治伤寒发热,头疼恶风,无问
内伤生冷,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及妇人经血不调,或难产并治。 白芷 茯苓 半夏(汤洗七次) 当
归川芎 甘草(炒) 肉桂 芍药(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