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自风池循颈,过手少阳之天牖,行少阳之前,
下至肩上,循肩井,复交出手少阳之后,过督脉之大椎,会于手太阳之秉风,而前入于足阳明缺盆之外。)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其支者,从耳后颞 间过手少阳之翳风,入耳中,
过手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复自听会至目锐 后瞳子 之分。)其支者,别锐 ,下大迎,合于手少阳,
抵于 ,(其支者,别自目外 瞳子 ,下足阳明大迎之次,由手少阳之丝竹、和 而下抵于 也。)下加
颊车,下颈,合缺盆,(其下于足阳明者,合于下关,乃自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
以下胸中。)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内行
者,由缺盆下胸,当手厥阳天池之分贯膈,足厥阴期门之分络肝;本经日月之分属胆,而相为表里,乃循
胁里,由足厥阴之章门下行,出足阳明之气街,绕毛际,合于足厥阴,以横入髀厌中之环跳穴也。)其直者,
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其直下而行于外者,从缺盆下腋,循胸,历渊腋、辄筋、日月,
过季胁,循京门、带脉等穴下行,由居 入足太阳之上 、中 、下 下行,复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以下
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髀阳,髀之外侧也。辅骨,膝下两旁高骨也。由髀阳行太阳、阳
明之中,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自阳陵泉以下阳交等穴也。)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
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外踝上骨际曰绝骨,绝骨之端,阳辅穴也。下行悬钟,
循足面上之丘墟、临泣等穴,乃入小指
次指之间,至窍阴穴,足少阳经止于此。)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
出三毛。(足大指次指本节后骨缝为歧骨,大指爪甲后二节间为二毛。其支者,自足跗上别行,
入大指,循歧骨内,出大指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而接乎足厥阴经也。)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
毛之际,(肝为足厥阴经也,起于足大指,去爪甲横纹后丛毛际大敦穴。丛毛,即三毛也。)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足跗上廉,行间、太冲也。内踝前一寸,中封也,)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
上踝,过足太阴之三阴交,历蠡沟、中都,复上一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至膝关、曲泉也。)循
股阴,入毛中,过阴器,(股阴,内侧也。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廉,上会于足太阴之冲门,府舍,入阴
毛中之急脉,遂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而会于任脉之曲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自阴上入少
腹,会于任脉之中极、关元,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下足少阳日月之所络胆,而肝胆相为表里也。)
上贯膈,布胁肋,(自期门上贯膈,行足太阴食窦之外,大包之里,散布胁肋,上足少阳渊液,手太阴云
门之下,足厥阴经穴止于此。)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颃颡,咽颡也。
目内深处为目系。其内行而上者,自胁肋间,由足阳明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入颃颡,行足阳明大
迎、地仓、四白之外,内连目系,上出足少阳阳白之外,临泣之里,与督脉相会于顶巅之百会。)其支者,
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此支者,从前目系之分,下行任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里,交环于口唇之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又其支者,从前期门属肝所行足太阴食窦之外,本经之里,别贯膈,上
注于肺,下行至中焦,挟中院之分,复接于手太阴肺经,以尽十二经之一周,终而复始也。)
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粗之所易,上之所难
也。(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脉之根本。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
之,故初学人必始于此,工之良者亦止于此而已。第粗工忽之,谓其寻常易知耳,上工难之,谓其应变无穷也,
故将十二经脉上下离合、内外出入之道,复详明之。)足太阳之正,别入于 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
属于膀胱,散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至 中别
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
合。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此膀胱与肾为表里,故其经脉相为一合也。足太阳之正,入 中,与少
阴合而上行,其别一道,下尻五寸,当承扶之次,上入肛门,内行腹中,属于膀胱,散于肾,循膂,当心入
散,上出于项,而复属于本经太阳,此内外同为一经也。足少阴之正,自 中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