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及胆大而虚者,皆善惊,由血液不足
也。血液者
水也,水主静,水足则静而不易动,故不惊。)心肝赖血以养,血虚则心之神无所根据,肝之
魂亦不
藏。五脏之热,皆得乘心而致惊。《经》谓∶阳明病者,恶人与火,(胃热则恶人之扰与火
之热,不得安静清凉也。)闻木音则惕然而惊。(木生火而主动故也。)举阳明可概其余矣。
内火之惊,
脉多浮数;外事之惊,脉多浮动,动脉如豆摇摇不定是也。黄连安神丸。惊则气上,
以重坠之药镇其浮越。(丹砂、龙骨之类。)由于火盛血虚者,甘寒滋润之剂以泻心补血。
惊则心神出而舍空,液入成痰,拒其神不得归,而惊不能已,十味温胆汤、养心汤、
寿星丸、(见狂癫。)控涎丹(见痰)加辰砂、远志。惊由于火,而致火多端,有五饮停蓄郁成
火者,五饮汤丸。(见痰饮。)由湿郁成热者,羌活胜湿汤。(见伤湿。)因寒而郁成热者,散
寒火自退。热郁有痰,寒水石散。气郁有痰,加味四七汤。睡卧不安,时时惊觉者,
温胆汤加枣仁、莲肉,以金银同煎,吞十四友丸,或镇心丹、远志丸。惊者平之,
子和谓平,乃平常之义。如闻响而惊者,常击物作响,使习闻如平常,则不惊矣。



<目录>卷之四・杂症

<篇名>悸

属性:(即怔忡。)
悸者,心筑筑惕惕然,动而不安也。(俗名心跳。)一由血虚,血虚则不能养心,心
气常动,幸无火热相乘,故不至于惊而但悸也。若血不虚而动者,则为心火盛,(亦
有肾火上冲者。)火主动也,幸血不虚,故但动而不惊。此惊与悸之别也。一由于停饮,
水停心下,心火为水所逼,不能下达而上浮,故动而不安也。(必有气喘之证。)肾水
上泛凌心,义亦如之,而治有异。(饮食所停之水宜疏导,肾阴上泛之水宜益火。)
但思虑即动者,
属血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有失志之人,由所求不遂,或过误自咎,恨叹不
已,独语书空,则心不息不安,时常劳动而怔忡作矣。温胆汤(见惊)去竹茹,加人参、
柏子仁各一钱,下定志丸,仍佐以酒调辰砂妙香散。(见心痛。)有痞塞不思饮食,心中
常有所歉,爱处暗地,或倚门后,见人则惊避,似失志状,心常跳动,此为卑
之病,以气血两不足也,人参养荣汤。(见虚损。)饮食少者,嘉禾散(见疟)加当归、
黄各一钱。



<目录>卷之四・杂症

<篇名>恐

属性:恐者,心有所怯也,盖心气虚使然。而属之肾者,恐则气下,故属肾也。经曰
精气并于肾(气本观上,今因虚而下,与精血并居肾部。)则恐是也。又属之肝胆者,
以肝胆之气
旺则上升,虚则下降,今恐而气下,是肝胆之气不足也。故勇者谓之胆壮,怯者谓
之胆小。张子和曰∶惊者不自知,因外有所触而卒动;恐者自知,不能独坐安卧,
必须人为伴侣。惊由血虚,恐因气怯,此大概也。恐亦有由血虚者,热伤肾阴,水
涸血虚,复为火所扰。则志昏惑而不定。(肾藏志,志者心之定向也。肾属水,
水清故鉴物分明,明
则不惑,慧生定也。火扰之则浊,浊则昏暗,又火为荧惑,故昏惑也。)不定则不静故恐,恐亦心之动
也。故孟子言不动心,以无惧为训。惊恐常相因,恐则惊矣,惊则恐矣。惊则安其
神,恐则定其志。心之神下交,则肾有所主而志定,即坎中之一阳也。肾之精上奉,
则心有所滋而神安,即离中之一阴也。丹溪治周本心病恐,如人将捕之,夜卧不安,
口干,饮食不知味,以参、术、当归为君,陈皮为佐,盐炒黄柏、炙玄参各少许,
煎服,月余而安。经云恐伤肾,(恐则精却而走失,盖肾精方欲化气而上,因恐则退却而下,
则精伤矣。
精伤则肾气亦虚,而阴痿、骨酸等证皆作矣。)故用柏、玄引之入肾以补之。人参散、茯神
散、补胆防风汤,皆治胆虚。



<目录>卷之四・杂症

<篇名>健忘

属性:水清明而火昏浊,此智愚之别。水静而神藏,火躁而消亡,此存亡之殊。
故性静则心如止水,情动则心如亡猿,烦扰外驰,存乎中者几希矣。存乎中者
几希,则语后便忘,不俟终日,纵复追忆,邈若山河。惟当夜半鸡鸣牿亡
之余,灵明复 ,日间所作、所言、所诵、皆历历能记。由是言之,药虽有安
心养血之功,固不若自为存养之为得耳。七情五志,动即为火,皆足扰我安静之神,
而痰闭血郁,又无论矣。若乃精神衰短,心 然不能须臾,苟非老而遗忘,何
以天夺其魄,牿之反复,夜气不足以存,此孟氏所为致叹于牛山之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