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61-医灯续焰-第48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空心用温酒送下。治腰痛不起,甚效。

黑地黄丸
(见第五十一)


知柏八味丸
(见第五十四)


和剂普贤正气散
陈皮 半夏 苍术 浓朴 藿香 甘草 生姜(各等分)

每服五钱。水二盏,葱二段,黑豆百粒,煎八分,不拘时热服。

二至丸
治老人虚弱,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不见火) 杜仲(去皮、锉、炒、去丝) 补骨脂(炒,各一 两) 鹿角(镑) 麋角(镑,各二两) 鹿茸(酒炙) 青盐(另研,各半两)
上细末,酒煮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同胡桃肉细嚼,用盐汤或 盐酒送下。如恶热药者,去附子,加肉苁蓉一两。

子和无比山药丸
治诸虚百损,五劳七伤,肌体消瘦,目暗耳鸣。

赤石脂( ) 茯神(去皮木) 山茱萸(去核) 熟干地黄(酒浸) 巴戟(去心) 牛膝(去根,
酒浸) 泽泻(以上各一两) 杜仲(去皮切,姜汁炒) 菟丝子(酒浸) 五味子(拣,六两) 肉 苁蓉(酒浸,四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肾着汤
(见第二十一)


子和禹功散
黑牵牛(四两) 茴香(炒,一两)

上为末。姜汁调一、二钱服。

良方人参顺气散
治气滞腰痛。

人参 川芎 桔梗 白术 白芷 陈皮 枳壳 麻黄(去节) 乌药 白姜(炮)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钟,煎一钟。或为细末,食前用甘草汤调服。一方加五加皮一钱。

乌药顺气散
(见第六十三)


调荣活络饮
治失力腰闪,或跌扑瘀血,及大便不通而腰痛。

川大黄 当归条 川牛膝(去芦,酒洗) 杏仁(去皮,研如泥,各二钱) 赤芍药 红花 羌活 怀生地黄(酒洗,各一钱) 川芎(一钱半) 桂枝(三分)
水一钟半,煎八分,食前温服。

桃核承气汤
(见第二十)


滚痰丸
(见第十七)

【目录】卷九【篇名】香港脚脉证第六十六属性:香港脚有四,迟寒数热,浮滑者风,濡细者湿。
香港脚一证,经名厥,汉名缓风,宋齐后始名香港脚。陈无择谓风、寒、暑、湿四 邪皆能成。今历诊是证,成于寒湿者,十常八九。经曰∶清湿袭邪,病起于下,信 然哉。其始发也,甚微,发亦易解,故人常忽而不觉,觉亦不速治。及其深久,愈 发愈重,甚至痿痹不仁者有之,入腹冲心者有之,身命从此而殒,可哀也。足三阴、
三阳六经,皆有此证,而发于三阳者轻,三阴者重。以三阴属脏,经络居里,若非 脏气大虚,邪不易及。其证不论阴阳,初发时,大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呕吐,
但足屈伸不能,或痛或红为异耳。在阳,多恶寒壮热头痛,或骨节痛,或呕吐渴烦,
或叫号谵语,或腿脚红紫极热,大肿大痛,手不可按,或顽痹麻木。患多在腿外廉 阳分。三阳经所过之处,面光泽,脉多浮。在阴,多恶寒,甚或厥逆,不发热或微 热,头不痛,或骨痛筋挛,或呕逆,或神昏沉默,或腹痛下利,或畏见光明,或大 小便闭,或心烦动悸,或小腹不仁,或冲胸闷乱。患处肿痛或不肿,或微赤而热,
或反极冷。患多在腿内廉阴分,三阴经所过之处,面青惨,脉多沉。此言阴阳之大 概。若细别之∶太阳则发热头痛恶寒,目眩项强,腰脊、身体及外踝后至小指外侧 皆痛。(宜仲景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败毒散、集验麻黄左经汤之类。)阳明则翕翕发热,
口鼻干,善欠,腹胀,自髀、膝、膑、 外廉以下足跗中指内俱痛。(宜得效芎芷香苏散、大黄 左经汤之类。)少阳则往来寒热,口苦,胁痛,面垢,头目眩痛,腋下马刀肿痛,髀膝外至 及外踝诸指节皆痛。(宜小柴胡汤、半夏左经汤之类。)三阳并合为病,则憎寒壮热,自汗恶风,
或无汗恶寒,眩晕重着,关节掣痛,手足拘挛,疼痛冷痹,腰腿缓纵不随,心躁气 上,呕吐下利,其脉浮弦紧数。(宜大料神秘左经汤、加味败毒散之类。)太阴则腹满,胸膈痞,
舌系急,循 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过核骨后廉足大指之端内侧皆痛。(宜胃苓汤、六物附 子汤之类。)少阴则腰脊痛,上冲胸咽,饥不能食,面黑,大小淋 ,善恐,小趾、足 心、内踝跟中、 内廉皆痛。(宜麻黄附子细辛汤、金匮八味丸之类。)厥阴则腰胁偏痛,脚挛急,
嗌干、呕逆、洞泄,足大趾连足趺上廉,上 至内廉,循股环阴,小腹夹脐诸处胀 痛。(宜茱萸木瓜汤、神应养真丹之类。)三阴并合为病,则四肢拘挛,上气喘满,小便闭涩,心 热烦闷,遍身浮肿,脚弱,缓纵不能行步。(宜加味败毒散、追毒汤之类。)以上六经受病,流 注自汗为风胜,(脉多浮滑,宜多羌活、独活、防风、桂枝。)无汗疼痛为寒胜(脉多迟,宜多桂 附姜辛。)热烦为暑胜,(脉多数,宜多黄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