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名加味逍遥散。)
白茯苓(去皮) 白术(炒) 当归 白芍药(炒) 柴胡(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钟,煨生姜一块切片,煎至六分。去滓。热服无时。
肾着汤
(见第二十一)
金匮肾气丸
(见第十六)
宝鉴天真丹
治上焦阳虚。
沉香 穿心巴戟(酒浸) 茴香(炒) 萆 (酒浸,炒) 胡芦巴(炒香) 破故纸(炒香)
杜仲(麸炒,去丝) 琥珀 黑牵牛(盐炒,去盐,各一两) 官桂(半两)
上十味为末,用清酒打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九。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
仲景小青龙汤
(见第十六)
仲景麻黄汤
(见第十六)
天王补心丸
宁心保神,益血固精,壮力强老,令人不忘。除怔忡,定惊悸,清三 焦,化痰涎,祛烦热,疗咽干,育养心神。
人参(去芦,五钱) 当归(酒浸) 五味子 麦门冬(去心) 天门冬(去心) 柏子仁 酸枣仁(各一 两) 白茯苓(去皮)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五钱) 生地黄(四两) 黄连(酒洗、炒,二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临卧灯草、竹叶煎汤下。
朱砂安神丸
(见第十九)
朱雀丸
(百一) 治心肾不交,心神不定,事多健忘。
沉香(半两) 茯神(二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小豆大,飞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食后用人参汤下。
和剂人参养荣汤
治脾肺俱虚,发热恶寒,肢体瘦倦,食少作泻等证。若气血虚而 变见诸证,勿论其病,勿论其脉,但服此汤,其病悉退。
白芍药 陈皮 人参 黄 (蜜炙) 桂心 当归 白术 甘草(炙,各一钱) 熟地黄 五 味子(炒杵) 白茯苓(去皮,各七分半) 远志(去心,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目录】卷六【篇名】失血脉证第五十二属性:诸病失血,脉必见芤。缓小可喜,数大可忧。
卫行脉外,荣行脉中。凡失血之病,脉中必空,故见芤象。若缓小不足,与病 相宜,是可喜也。脉数而大,邪盛正衰,且为火象,必烁真阴,诚为大可忧者。
【目录】卷六【篇名】瘀血脉证第五十三属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沉小涩微,反成其害。
血蓄于内,瘀凝不行。瘀凝则脉大,不行则脉牢,亦因病呈象也。逐之使去,
巢穴一空,而致新不难矣。(宜桃仁承气汤或丹皮、红花之类。)设脉沉小涩微,是病有余而脉 反不足,病有物而脉若无物。虽云瘀血,亦不过着于经络。如仲景所云∶荣卫气伤,
内有干血之类。似非瘀蓄于一处者,故脉见如斯。补之有碍,逐之不能,是反成其害也。(宜大黄 虫丸。)
【目录】卷六\瘀血脉证第五十三【篇名】附方属性:
仲景桃核承气汤
(见第二十)
仲景大黄 虫丸
结在内者,手足脉必相失,宜此方。然必兼大补剂琼玉膏之类服之。
大黄(十分。古以二钱半为一分。当是二两半,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桃仁(一升)
杏仁(去皮尖一升) 地黄(十两) 芍药(四两) 干漆(一两) 虻虫(一升) 水蛭(百枚)
蛴螬(一升) 虫(半升)
上十二味,末之。炼蜜为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
【目录】卷六【篇名】精浊脉证第五十四属性:遗精白浊,微涩而弱。火盛阴虚,芤濡洪数。
肾主藏精,欲后方为施泄。今或念动即出,或无欲自遗,此皆肾虚不能藏摄故 耳。(宜知柏八味丸、河间秘真丸、猪肚丸之类。)白浊者,小便色白而浊,亦为肾虚胞冷不能厘清 所致。(宜清心莲子饮、萆 厘清饮之类。)形属精液,证属脱亡,脉安得不微涩而弱也?设见 芤濡洪数之脉,芤濡固为阴虚,而洪数实因火盛。火盛则精遗,火盛则便浊,似与 肾之虚、胞之寒而不能藏、不能别者,大径庭矣。临诊可忽乎故?(宜六味丸、导赤散、六一散之类。)
【目录】卷六\精浊脉证第五十四【篇名】附方属性:
知柏八味丸
(即六味丸加知母、黄柏)
河间秘真丸
治白淫,小便不止,精气不固。或有余沥,及梦寐阴人通泄。
龙骨(一两) 大诃子皮(五枚) 缩砂仁(半两) 朱砂(一两,研细、留一分为衣)
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温酒、热水任下。不可多服。
猪肚丸
治醉饱后遗精,神效。
牡蛎( 、另研极细) 白术(各四两) 苦参(三两) 猪肚一具(煮极烂、去油膜、捣如泥)
上前三味,捣筛极细。同猪肚捣数百杵,令极匀。燥略增肚汁。丸如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不但治遗滑,即劳瘦者,亦能肥也。
清心莲子饮
(见第四十九)
萆 厘清饮
治真元不固,不时白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