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不正之气。
\x东垣升阳除湿汤\x 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肠鸣腹痛,泄泻无度,小便黄,四肢困弱。
甘草 大麦 面(如胃寒腹鸣者加) 陈皮 猪苓(以上各三分) 泽泻 益智仁 半夏 防风
神曲 升麻 柴胡 羌活(以上各五分) 苍术(一钱)
上 咀,作一服。水三大盏,生姜三片,枣二枚,同煎一盏。去滓,空心服。
\x理中汤\x(见第十七)
\x二神丸\x 治脾肾虚弱,侵晨五更作泻,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用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同煮熟。去姜及皮核,取肉和药丸如梧子。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下。
\x五味子散\x 治肾泄,在侵晨五更作泻,或大便不实,不时去后。
五味子(炒,二两) 吴茱萸(炒,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为丸更妙。
\x四神丸\x 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实,饮食少思。即二神丸、五味子散合丸,空心食前服。
\x钱氏七味白术散\x 治中气亏损,津液短少,口舌干渴,或口舌生疮,不喜冷冻饮料,或吐泻后口干,最宜服。
人参 白术 木香 白茯苓 甘草 藿香(各五分) 干葛(一钱)
上,水煎服。
\x芍药汤\x 治便血后重。经曰∶溲而便脓血,知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白芍药(二两) 当归 黄连 黄芩(各五钱) 槟榔 木香 甘草(各二钱) 桂(二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服。痢不减,加大黄。
\x香连丸\x 治痢疾,并水泻、暑泻,甚效。
黄连(十二两,另用吴茱萸十两为末。二味热水拌和,入瓷器,置热汤中顿一日,同炒至黄
连紫色,去茱用连)
为末。每四两,配木香一两,醋打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久痢中气下陷,以补中益气汤下。中气虚者,四君子加姜桂汤下。
\x益元散\x(一名天水散,一名六一散) 治伤寒表里俱热,烦渴口干,小便不通及霍乱吐泻,下
利肠 ,五淋,及妇人产难,催生下乳。
桂府滑石(腻白者水飞,六两) 粉草(去皮,一两,研烂)
上为极细末。每服三钱,白汤调下,新水亦得。加薄荷末少许,名鸡苏散。加
青黛末少许,名碧玉散,治疗并同。
\x败毒散\x(见第三十七)
\x东垣芍药黄芩汤\x 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不愈,脉洪疾者,及下痢脓血稠粘。
黄芩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五钱)
上 咀,每服一两,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无时。如痛,加桂少许。
\x和剂真人养脏汤\x 治大人小儿冷热不调,下痢赤白,或便脓血,有如鱼脑,里急后
重,脐腹 痛,及脱肛坠下,酒毒湿毒,便血,并宜服。
人参 白术 当归(各六钱) 白芍药 木香(各一两六钱) 甘草 肉桂(各八钱) 肉果(
面裹煨,半两) 御米壳(蜜炙,三两六钱) 诃子肉(一两二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腥腻之
物。滑泄夜起,久不瘥者,加附子四片。
\x金匮桃花汤\x 治下痢脓血。
赤石脂(一斤,一半锉,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先以水七升,煮米姜令熟,去滓,温七合,内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勿服。
\x金匮白头翁汤\x 治热痢脓血。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以水七升,煮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x和剂参苓白术散\x 治久泻痢,或大病后调理。消渴者尤宜。
人参 干山药 莲肉(去心) 白扁豆(去皮,姜汁浸,炒,各一斤半) 于白术(二斤) 桔
梗(炒黄色) 砂仁 白茯苓(去皮) 薏苡仁 炙甘草(各一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或加姜枣煎服,或枣肉和丸,如桐子大。每
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或炼蜜丸如弹子大,汤化下。



<目录>卷五

<篇名>呕吐反胃脉证第四十五

属性:呕吐反胃,浮滑者昌。弦数紧涩,结肠者亡。
呕吐有声有物,反出于胃,上焦之病也。(宜仲景大半夏汤、生姜半夏汤、二陈汤之类。)上焦,
则脉应浮。有物,则脉应滑。浮滑为阳,饮食之能纳能运而不反者,阳之力也。故
云∶浮滑者昌。若得弦数紧涩之脉,则逆矣。盖弦状阴敛,阳运衰微。又弦为肝木
之脉。呕吐属胃,胃者土也。木来乘土,土将夺矣。《金匮要略》云∶脉弦者虚也,
胃气无余。亦惧胃土虚而见肝木之脉也。(宜平肝补脾,如四君子汤、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