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
丸,食前茶、酒任下。
【方歌】四生〔月廉〕疮久缠绵,骨节多疼举动难,地龙白附僵
蚕炒,草乌灵脂米糊丸。
又方:虎潜丸
组成:败龟板(酥炙,四两) 知母
黄柏(二味盐、酒炒) 熟地(各三两)
牛膝(酒蒸) 白芍(酒炒)
陈皮(盐水润,各二两) 琐阳(酒调)
当归(酒洗,各一两五钱) 虎胫骨(酥制,一两)
共研末,羯羊肉酒煮烂捣膏,和入药末内为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淡盐汤送下。冬月加干姜一
两。
【方歌】虎潜丸疗筋骨痿,下元虚冷精血亏,龟板琐阳膝虎胫,
知柏芍陈熟地归。



<目录>外科卷下\胫部

<篇名>鳝漏

属性:【方歌】鳝漏生在腿肚间,孔如钻眼津水绵,颇类湿疮湿热发,
艾汤薰洗觉痒痊。
【注】此证由湿热而成。初起颇类湿疮,生于腿肚,痒痛相兼
,破津黄水、绵绵不已,其孔深如钻眼,复受寒气侵入
疮孔,以致口寒肌冷。法宜艾叶、老葱熬汤,每日先薰
后洗。疮口发热觉痒时,即贴黄蜡膏,收敛而愈。
方剂:黄腊膏(见〔月廉〕疮)



<目录>外科卷下\胫部

<篇名>四弯风

属性:【方歌】四弯风生腿脚弯,每月一发最缠绵,形如风癣风邪袭,
搔破成疮痒难堪。
【注】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
袭入腠理而成。其疮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法宜
大麦一升熬汤,先薰后洗;次搽三妙散,渗湿杀虫,其
疮即止,缓缓取效。
方剂:三妙散(见腹部脐痈)



<目录>外科卷下\胫部

<篇名>风疽

属性:【方歌】风疽生胫曲凹中,痒搔皮损津汁脓,风邪留于血脉内,
烦热昏冒肌肿疼。
【注】此证生胫骨及曲凹之处,痒搔皮损,津黄汁,极其粘浓
。由风邪留于血脉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
则身体烦热,昏冒,而肌肉透红,更增肿疼。宜服防风
汤,外抹青竹大豆油,即效。
方剂:防风汤
组成:防风 附子(制)
麻黄(蜜炙) 白芷
木通 柴胡
当归(焙) 桔梗
甘草(炙) 羌活(各五分)
共为粗末,水一钟半,煎八分,澄去滓,食后服,
临睡再用一服。如欲出汗,俟空心,头煎落滓,并一服
之;后食稀粥、生姜,食毕被覆卧取汗,避风。
【方歌】防风汤疗风熬搏,留于血脉津汁破,附子麻黄芷木通,
柴胡归桔甘羌活。
又方:青竹大豆油
组成: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筒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
、马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磁碗两头接取油汁
。先以清水泔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
三度极效。
【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长,径要寸半黑豆装,谷糠马粪烧炙筒,
风疽搔痒油涂良。



<目录>外科卷下\足部

<篇名>足发背

属性:【方歌】足发背属胆胃经,七情六淫下注成,详别善恶分顺逆,
细辨疽痈定死生。
【注】此证一名足跗发。凡足背虽行三阳,而遍在胆胃二经居
多。证由七情内郁,或兼六淫外伤而成。经云:三背不
宜生疮。惟足背多筋多骨,肉少皮薄,又在至阴之下,
发疮疽者,升发迟慢,所以谓为险候也,宜别五善、七
恶而分顺逆。发背者,大疮之通名也。须当细辨,或疽
或痈,顺逆既分,则生死定焉。初宜服仙方活命饮,及
隔蒜灸之,令疮速溃,。余与肿疡、溃疡门治同。
方剂: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隔蒜灸法(见首卷灸法)



<目录>外科卷下\足部

<篇名>涌泉疽

属性:【方歌】涌泉疽发在足心,肾虚湿滞多属阴,速破溃浅痈可治,
黑陷为疽命难存。
【注】此证生在足心涌泉穴,一名足心发,又名穿窟天〔虫也
〕,俗名病穿板,属足少阴,由肾经虚损,兼湿热下注
而成。若十四日内即溃,脓浅为痈,犹可调治,初服仙
方活命饮,外用神灯照法。虚甚脓生迟者,十全大补汤
;溃后兼用桂附地黄丸服之。余治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若黑陷不疼,二十一日之内不溃脓者为疽,属阴败之
证难救。
方剂:仙方活命饮(见肿疡门)
神灯照法(见首卷)
十全大补汤(见溃疡门)
桂附地黄丸(见面部疮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