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以泻痞热. 备乎虚水寒
热之治, 胃中不和下利之痞, 未有不愈者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篇名>半夏泻心汤

属性: 治伤寒五, 六日, 呕而发热, 柴胡证具, 而以他
药下之, 但满不痛, 心下痞者.
半夏 ( 洗 ) 半升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甘
草( 炙 ) 三两 大枣 (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 以水一斗, 煮取六
升,去滓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集注】王又原曰: 伤寒五, 六日, 柴胡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成痞.
即用小柴胡汤, 以干姜易生姜, 以黄连易柴胡. 彼以和表里, 此以彻
上下. 而必推半夏为君者, 痞从呕得来, 半夏之辛以破结而止呕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篇名>旋覆代赭石汤

属性: 治汗, 吐, 下解之后, 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代赭石一两 半夏 ( 洗 ) 半升 生姜 (
切) 五两 甘草 ( 炙 ) 三两 大枣 ( 擘 ) 十二枚, 右七味, 以
水一斗, 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 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集注】罗谦甫曰: 汗, 吐, 下解后, 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 胃气既
亏,三焦因之失职, 清无所归而不升, 浊无所纳而不降, 是以邪气留
滞,伏饮为逆, 故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方中以人参, 甘草养正补虚
,姜, 枣和脾养胃, 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 更以代赭石之重, 使之敛
浮镇逆, 旋覆花之辛, 用以宣气涤饮, 佐人参以归气于下, 佐半夏以
蠲饮于上. 浊降痞硬可消, 清升噫气自除. 观仲景治少阴水气上凌,
用真武汤镇之; 治下焦滑脱不守, 用赤石脂禹余粮固之. 此胃虚气失
升降, 复用此法理之. 则胸中转否为泰, 其为归元固下之法, 各极其
妙如此.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篇名>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属性: 治伤寒表不解, 瘀热在里发黄者.
麻黄二两 赤小豆一升 杏仁 ( 去皮, 尖 ) 四十枚 生姜 ( 切 )
一两 大枣 ( 擘 ) 十二枚 甘草 ( 炙 ) 一两 生梓白皮一升 连
轺二两 , 右上八味, 以潦水一斗, 先煮麻黄, 再沸, 去上沫, 纳诸
药,煮取三升, 分温三服, 半日则尽.
【注】湿热发黄无表里证, 热盛者清之, 小便不利者利之, 里实者下
之,表实者汗之, 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 用麻黄汤以开其表, 使黄从
外而散. 去桂枝者避其湿热也. 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 加连轺, 梓皮
以泻其热. 赤小豆以利其湿. 同成表实发黄之效也. 连轺即连翘根,
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成无己曰: 煎以潦水者, 取其味薄不助湿热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篇名>栀子柏皮汤

属性: 治伤寒身黄发热, 无表里证者.
栀子 ( 擘 ) 十五枚 甘草一两 黄柏一两, 右三味, 以水四升, 煮
取一升半, 去滓, 分温再服.
【注】伤寒身黄发热者∶若有无汗之表, 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
若有成实之里, 以茵陈蒿汤下之. 今外无可汗表证, 内无可下里证,
惟有黄热, 宜以栀子柏皮汤清之可也. 此方之甘草当是茵陈, 传写之
误也.



<目录>卷三\删补名医方论七卷

<篇名>茵陈蒿汤

属性: 阳明病发热, 但头汗出, 身无汗, 小便不利, 渴饮
水浆, 此为瘀热在里, 身必发黄, 腹微满者, 本方主之.
茵陈蒿六两 栀子 ( 擘 ) 十四枚 大黄二两, 右三味, 以水二斗,
先煮茵陈, 减六升, 纳二味, 煮取三升, 去滓, 分温三服. 小盒饭利
,如皂角汁状, 色正赤, 一宿腹减, 黄从小便去也.
【集注】柯琴曰: 太阳, 阳明俱有发黄证, 但头汗出而身无汗, 则热
不外越; 小便不利, 则热不下泄, 故瘀热在里. 然里有不同, 肌肉是
太阳之里, 当汗而发之, 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为凉散法. 心胸是太
阳阳明之里, 当寒以胜之, 用栀子柏皮汤, 乃清火法. 肠胃是阳明之
里,当泻之于内, 故立本方, 是逐秽法. 茵陈禀北方气, 经冬不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