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丁香(一钱) 黍米(四十九粒) 赤小豆(五分)
上为细末。每夜临卧时先含水一口,却于两鼻孔 上半字便睡。至明日取下黄水,便服黄连 散。病轻者五日效,重者半月效。(黄连散方见前大小闭条。)
〔《圣》〕治遍身如金色。用瓜蒂四十九个,须是六月六日收者,丁香四十九粒,入甘锅内烧 烟尽为度,研细。小儿用半字吹鼻及揩牙,大人用一字吹鼻内立瘥。
〔《类要》〕治黄胆。用苦葫芦瓤如大枣许四枚,以童便浸三两,食顷,取两枣许,分纳两 鼻中,黄水自出,效。令病患吸之。
又方 治黄胆身眼皆如金色。修合不可令妇人、鸡、犬见之。取东引桃枝一握,细切,
用水二钟,煎至半,空 心服。服后三五日,其黄离离如薄云渐散。唯眼最后瘥,百日方平复。身黄渐散后,可时饮 清酒一盏,使眼中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针灸黄胆有二法∶ 其一取脾。经云∶脾足太阴之脉,所生病者,黄胆。视盛虚热寒取之。
其二取肾。经云∶肾足少阴之脉,所生病者,黄胆。视盛虚热寒取之。
〔《玉》〕黄胆∶腕骨(三分,灸七壮。) 中脘(补。)
〔《集》〕黄胆发虚,伤寒,饮食过多∶腕骨(一分。) 涌泉(三分,灸。) 百劳 三里 中脘 膏肓 〔《甲》〕黄瘅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千金》云∶身重不可动。)消渴身热,面 赤黄,意舍主之。消渴黄瘅,足一寒一热,舌纵烦满,然谷主之。消瘅善喘,气走咽喉不能言,
手足清,溺黄,大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太溪主之。黄胆,热中善渴,太冲主 之。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内踝前痛,少气身重,中封主之。黄瘅身黄,劳宫主之。嗜卧,
四肢不欲动摇,身黄,灸手五里,左取右,右取左。黄瘅,刺脊中。(《千金》云∶腹满不能食。)
〔《素》〕目黄者曰瘅。溺黄赤,安卧者,亦名黄胆。
〔《灵》〕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胆也。(论疾诊尺篇)
〔仲〕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腹胀满,面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跗阳脉 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跗阳脉紧为伤脾,寒热相 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俱黄,名 曰谷疸。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又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心中懊 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病酒黄胆,必小便不利,其候 心中热,足下热,是其症也。
〔《脉》〕酒疸黄色,心下结热而烦。
〔仲〕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则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
不治。(治见黑疸。)黄胆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宜瘥,反剧为难治。疸而渴者,难 治,疸而不渴者,可治。发于阴部,其人必呕;发于阳部,其人振寒而发热。
〔《脉》〕凡黄家,候其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冷,并不可治。
【目录】卷之二十一·脾胃门\黄胆【篇名】产后发黄属性:〔丹〕治一妇人,四月内产发黄,四肢倦怠,食少,经事不来,时发热,脉弦。
白术(一两) 人参 秦艽 丹皮 生地 木通 柴胡 芍药(各半两) 川芎 黄芩 干葛(各一钱) 甘草 分十二帖。水煎,食前热服。
【目录】卷之二十一·脾胃门\黄胆【篇名】食劳疳黄属性:一名黄胖。夫黄胆者,暴病也,故仲景以十八日为期。食劳黄者,宿病也,至有久不愈者,
故宜另立篇门。
〔丹〕
大温中丸
治黄胖。(朱先生晚年定者。)
香附(一斤,童便浸,春夏一宿,秋冬三宿) 甘草(二两) 针砂(炒红,醋淬三次,一 斤) 苦参(春夏二两,秋冬一两) 浓朴(姜制,炒黑,五两) 芍药(五两) 陈皮(三两) 山楂(五两)
苍术(五两,泔浸) 白术 茯苓(各三两) 青皮(六两)
俱为细末,醋糊丸,如桐子。面黑,筋骨露,气实者,米饮下五六十丸。面肥白与气虚羸弱 者,白术汤下三四十丸。忌一切生冷、油腻、鸡、鹅、羊、鸭、生、硬并 粽难化之物。服过 七日后,便觉手掌心凉,口唇内有红晕起,调理半月愈。
丈夫黄胖,胃有宿积,口淡,脚酸,气急。
针砂(淘,炒净,醋 ,用细末,三两) 苍术 香附 三棱(各一两) 陈皮 黄连 茱萸 人参(各半两) 茯苓(七钱)
上为末,神曲醋糊丸。每服五十丸。若饱,入保和十丸,白汤下。
又
小温中丸
治黄胖。(宜草野贫贱人服,盖其饮食无积,但补阴燥湿而已。)
针砂一斤,以醋炒为末;入糯米炒极黄为末,亦用一斤,醋糊丸,如桐子大。每米饮下四五 十丸,忌口同上。轻者服五两,重者不过七两愈。
六十嫂,面黄口苦而渴,此食积生湿热。
白术(一钱半) 连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