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乎?后世之述《伤寒论》者,唐宋以来,已有将经文删改移
易,不明不贯。至近代前《条辨》、《尚论编》等书,又复倒颠错乱,各逞意见,互相辨驳
,总由分症不清,欲其强合,所以日就支离。若能参究此书,则任病情之错综反复,而治法
乃归一定,何必聚讼纷纭,致古人之书,愈讲而愈晦也。



<目录>卷下\书论(附∶科)

<篇名>《太素脉》论

属性:诊脉以之治病,其血气之盛衰,及风寒暑湿之中人,可验而知也。乃相传有《太素脉》
之说
,以候人之寿夭穷通,智愚善恶,纤悉皆备。夫脉乃气血之见端,其长而台浓者,为寿之征
。其短小而薄弱者,为夭之征。清而有神,为智之征。浊而无神,为愚之征。理或宜然。若
善恶已不可知,穷通则与脉何与?然或得寿之脉,而其人或不谨于风寒劳倦,患病而死;得
夭之脉,而其人爱护调摄,得以永年。又有血气甚清,而神志昏浊者;形质甚浊,而神志清
明者。即寿夭智愚,亦不能皆验,况其他乎?又书中更神其说,以为能知某年得某官,某年
得财若干,父母何人,子孙何若,则更荒唐矣!天下或有习此术而言多验者,此必别有他术
,以推测而幸中,借此以神其说耳。若尽于脉见之,断断无是理也。



<目录>卷下\书论(附∶科)

<篇名>妇科论

属性:妇人之疾,与男子无异,惟经期胎产之病不同,并多 瘕之疾。其所以多 瘕之故,亦
以经
带胎产之血,易于凝滞,故较之男子为多。故古人名妇科谓之带下,医以其病总属于带下也
。主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脉起于气街,(在毛际两旁。)并少阴之经兵脐上行,至胸
中而散。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脐下四寸。)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又云;冲任脉皆起
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原
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更参合古人所用之方,而神明变化之
,则每症必有传受,不概治以男子泛用之药,自能所治辄效矣。至于如俗相传之邪,如胎前
宜凉,产后宜温等论。夫胎前宜凉,理或有之。若产后宜温,则脱血之后,阴气大伤,孤阳
独炽;又瘀血未 ,结为蕴热,乃反用姜桂等药,我见时医以此杀人无数。观仲景先生于产
后之疾,以石膏、白薇、竹茹等药治之,无不神效。或云∶产后瘀血,得寒则凝,得热则行
,此大谬也。凡瘀血凝结,因热而凝者,得寒降而解;因寒而凝者,得热降而解。如桃仁承
气汤,非寒散而何?未闻此汤能凝血也。盖产后瘀血,热结为多。热瘀成块,更益以热,则
炼成干血,永无解散之日。其重者阴涸而即死,轻者成坚反宗后人之邪说,皆足以害人。诸
科皆然,不独妇科也。



<目录>卷下\书论(附∶科)

<篇名>痘科论

属性:今天之医法失传者,莫如痘疹。痘之源,藏于脏腑骨脉,而发于天时。所谓本于脏腑骨
脉者
,凡人受生之初,阴阳二气,交感成形。其始因火而动,则必有渣滓未融之处,伏于脏腑骨
脉之中,此痘之本源也。然外无感召,则伏而不出,及天地寒暑阴阳之气, 戾日积,与人
身之脏腑气血相尖,则其毒随之而越,此发于天时者也。而天时有五运六气之殊,标本胜复
之异。气体既禀受不同,感发又随时各别,则治法必能通乎造化之理,而补救之。此至精至
微之术也,奈何以寒凉伐之,毒药劫之哉?夫痘之源,不外乎火,固也。然《内经》云∶火
郁则发之。其遇天时炎热,火甚易发者,清解固宜。若冬春之际,气为寒束,则不起发;发
而精血不充,则无浆。浆而精血不继,即不靥。则温散提托补养之法,缺一不可,岂得概用
寒凉?至其用蚯蚓、桑虫、生蝎等毒药,为祸尤烈。夫以毒攻毒者,谓毒瓦斯内陷,一时不能
托出,则借其力以透发之。此绵危笃之症,千百中不得一者,乃视为常用之药,则无毒者,
反益其毒矣。病家因其能知死期,故死而不怨。孰知服彼之药,无有不死,非其识见之高,
乃其用药之灵也。故之生死,全赖气血。当清火解毒者,则清火解毒;当培养气血者,则温
托滋 百不失一矣。呜呼!廖说流传,起于明季,至今尤甚。惟以寒药数品,按日定方,不效
则继以毒药,如此而已。夫以至变至微之病,而立至定至粗之法,于是群以为痘科最易,不
知杀人亦最多也。
\x附∶种痘说\x
种痘之法,此仙传也。有九善焉∶凡物欲其聚,惟痘不欲其聚,痘未出而强之出,则毒
不聚
,一也。凡物欲其说,痘欲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