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 人参(五钱) 甘草(炙,五钱) 干姜(炮,四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多不过二十丸,温水食前送下。
\x辨形气不足(九)\x
肺主气,气不足则致后三证∶自汗声不出,疮顶陷塌,不绽肥。
并宜十奇散(自汗倍黄 ,声不出倍桔梗。)
心主血,血不足则致后三证∶灰白色,根窠不红,不光泽。
并宜芎归汤加芍药、紫草、红花,良验。
\x芎归汤\x
川归 川芎(各二钱半)
上细切,水煎服。
\x辨表里虚实(十)\x
表里俱实,其疮难出而易靥。
表里俱虚,其疮易出而难靥。
诸痛为实。(内快外痛,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
诸寒为痛。(凡疮发身痛,不为外寒所折,则肉腠浓密,宜分而治之。若红点方见,为寒所折,而肉体有热,宜
木香参苏饮。轻者,消毒饮或葛根升麻加芍药汤。肉腠密者,宜活血散、匀气散。)
诸痒为虚。(凡血气不足多痒,此证所谓诸痒为虚也,宜十补托里散,及木香散加丁香、官桂。胃主肌肉,尤宜四君
子汤加归、芎,木香、紫草煎服。或患者不能忌口,因食毒物而作痒者,二物汤、百花膏,或四君子汤加解毒药。)
\x消毒饮\x
牛蒡子(三钱,炒。一名鼠粘子,一名大力子) 荆芥(一钱) 甘草(五分,生用) 防风(去芦,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煎。加生犀角,尤妙。
\x葛根升麻加芍药汤\x(升麻葛根汤倍芍药是也。)
\x活血散\x
白芍药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水调下。止痛,用酒调下尤验。王海藏云∶四肢出不快,加防风。一方用赤芍药。
\x匀气散\x(即《济生方》八味顺气散加木香也。)
白术 白茯苓 白芷 陈皮 乌药 人参(各五分) 甘草(炙,二钱半) 木香(一分半) 青皮(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煎七分服。或细末,酒调亦可。
\x二物汤\x
蝉蜕(洗净,二十一枚) 甘草(炙,一两)
上为末,水煎,时时服之。
\x百花膏\x
石蜜(不拘多少,略用汤和,时时以鹅翎刷之,疮痂易落无痕)
\x平治诸方\x(十一,以平为期,万不失一)
石壁胡氏曰∶小儿难任非常之热,亦不可任非常之冷,如热药太过,轻则吐利腹胀。重则陷伏倒靥,是宜温凉适中
可也。仁斋杨氏曰∶诸热不可骤去,宜轻解之,盖痘疮无热,则不能起发。史氏曰∶比之种豆,值天时暄暖,则易生。
凡值天时不正,乡邻痘疮盛发,宜服禁方不出方∶三豆汤、油饮子、凤龙膏。
凡初觉痘疮欲发,当先解利,与伤寒相类疑似之间,兼用解表。胡氏云∶非微汗则表不解,解表当于红斑未见之
时,宜用王氏惺惺散、钱氏惺惺散、张氏防风汤、升麻葛根汤、张氏四物解肌汤、参苏饮。
\x三豆汤\x
赤小豆 大黑豆 绿豆(各一升) 甘草(三两)
上以三豆淘净,用水八升,煮豆熟为度,逐日空心任意饮豆汁七日,永不出。
\x油饮子\x
真麻油(一升)
上逐日饮尽,永不出。
(以上二方,出扁鹊仓公方。)
\x凤龙膏\x
乌鸡卵(一个) 地龙(一条,活者细小者)
上以鸡卵开一小窍,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其窍,饭锅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之。每岁立春日食一枚,终身不出
痘疮。觉邻里有此症流行时,食一、二枚亦好。
\x惺惺散\x(钱氏,方见前辨内外因条,与王氏同,但一方有防风、川芎减半。)
\x解毒防风汤\x(方见前。)
\x四物解肌汤\x
白芍药 黄芩 升麻 葛根(各七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煎(六分),温服,不拘时。
\x疮出不快(十二)\x
\x活血散加防风汤\x(方见前辨表里虚实条。)
\x红花汤\x(庞氏)
红花子(一合)
上以水半升,煎百沸,服之。
\x紫草汤\x 治疮出不快,及大便自利。(一名紫草木香汤。)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入糯米一百粒,水一盏,煎六分,食前服。
\x四圣散\x
紫草 木通(各一钱) 甘草 枳壳(麸炒黄色,各半钱)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x桦皮饮子\x
桦木皮(二两)
上用水一升,煮取半升,时时细饮。
凡痘疮出不快者有五证,临病审儿调之。
一证,天时严寒,为寒所折,不能起发,宜散寒温表,冬三月寒甚,红斑初见,宜五积散、正气散,参苏饮、杨氏
调解散、陈氏木香散。
\x五积散\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