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杂证要法\虚证类【篇名】赤白浊属性:赤白浊者,湿热之病也。湿胜热则为白,热胜湿则为赤,而要病源,总在于脾。脾湿不升,而木 气沉郁于下,瘀为湿热,化生赤白,流溢而为浊也。如纯属湿热者,以二陈汤加味主之。如因肾元不固而 为浊者,以萆 厘清饮主之。如因心气不固而为浊者,以四君子加远志汤主之。如因相火炽盛而为浊者,
以封髓丹主之。如因色欲过度而为浊者,以龙牡菟韭丸主之。
二陈汤
(方见眩晕)
加苍术、白术、黄柏、萆 ,赤浊再加丹参。
萆 厘清饮
川萆 (三钱) 石菖蒲(一钱) 乌药(一钱) 益智仁(一钱) 甘草梢(一钱) 水煎入 盐三分,空心服,日三服。
四君子加远志汤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远志(二钱) 水煎大半杯,温服。
封髓丹
黄柏(三两盐水炒) 甘草七钱(炙) 砂仁(一两) 研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 三钱,淡盐汤送下。
龙牡菟韭丸
生龙骨(水飞) 生牡蛎(水飞) 生菟丝粉 生韭子粉 各等分,不见火,研细末,干面冷水调浆为丸,每服一钱,或至三钱,晚上陈酒送下,
清晨服亦可。
【目录】杂证要法\虚证类【篇名】遗溺属性:遗溺者,膀胱不固也。肾司二便之门户,肾虚有寒,关门不固,是以遗溺。然亦有肺脾气虚,不能约 束水道而为遗溺者。如因肾元不能温固而为遗溺者,以附子、人参、山萸肉方主之。如因肺脾不能提 摄而为遗溺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如睡中尿出者,缘素禀阳虚,膀胱与肾气俱冷故也。以雄鸡肝桂 心方主之。
附子人参山萸肉方
附子(三钱) 人参(三钱) 山萸肉或加益智仁(二钱),水煮入盐少许,服。
补中益气汤
(方见五淋)
雄鸡肝桂心方
雄鸡肝 桂心 二味各等分,捣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目录】杂证要法\虚证类【篇名】脱肛属性:脱肛者,脾肾之气陷也。脾主升,肾主固,脾升可以提摄,肾固可为管钥,如脾气陷而无提摄 之力,肾气陷而失管钥之权,则肛门乃脱落矣。如因脾肾气陷而为脱肛者,以补中益气汤主之。
补中益气汤
(方见五淋)
【目录】杂证要法\实证类【篇名】积聚属性:积聚者,气血凝瘀也。积者五脏所生,推之不移,属阴,聚 者六腑所成,推之则移,属阳。积者血多而气少,难经所谓∶血滞而不濡者也。聚者气多而血少,《难 经》所谓∶气留而不行者也。心病于上,肾病于下,肝病于左,肺病于右,脾病于中,五脏之积聚,
各有其部,而溯其本原,总由中气不运所致也。内积在脏腑者,以化坚丸主之。外积在经络者,以化坚膏 敷之。
化坚丸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三两) 杏仁(三两) 桂枝(三两) 炼蜜 陈醋 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若 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 芒硝、大黄。如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浓朴。其内在脏腑 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化坚膏
归尾(四钱) 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 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山 甲(
一两二钱) 筋余(即人爪甲,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
净丹八两,熬膏。硼砂(四钱) 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 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 (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
狗皮摊。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搽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帖,重者两帖,
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粘不脱。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
菘、韭、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 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拔矣。
【目录】杂证要法\实证类【篇名】痞满属性:痞满者,胸中结滞也。但其证虽属实,而亦有因虚而致者。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也。无邪无滞而痞 者,虚也。有胀 有痛而满者,实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也。如痞满属实者,以二陈汤主之。如痞满属虚者,以理中汤 主之。如痞满属半实半虚,有寒有热者,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二陈汤
(方见呕吐)
理中汤
(方见霍乱)
半夏泻心汤
(方见呕吐)
【目录】杂证要法\实证类【篇名】伤食属性:伤食者,必有胸闷、嗳腐、腹满等证,是停食不消也。以平胃散主之。如食停上脘属实,宜吐者,
以瓜蒂散主之。如食停下脘属实,宜下者,以大承气汤主之。
平胃散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