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28-医学入门-第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岁阴阳升降,会于立春;一日阴阳晓昏,会于 寅时。荣卫循环,上应天之度数,下应地之分野。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宿谓二十八宿,度谓天之三 百六十五度也。经水者,谓海水、清水、渭水、湖水、沔水、汝水、江水、淮水、漯水、河水、漳水、济水也,
以其内合经脉,故名之曰经水焉。经脉者,谓手足三阴三阳之脉,所以言者,以内外参合,人气应之,故言及 也。内足阳明,外合海水;内 足太阳,外合清水;内足少阳,外合渭水;内足太阴,外合湖水;内足厥阴,外合沔水;内足少阴,外合汝水;
内手阳明,外合江水;内手太阳,外合淮水;内手少阳,外合漯水;内手太阴,外合河水;内手心主,外合漳 水;内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外输应。气卫于外,以充皮肤;血荣于中,以营经络。周一体而无间,应漏水百 刻而不违,一百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乃平人之常也。察阴阳,决生死,虽经络流注,如环之无端,岂能逃 于脉之三部耶?至于草木昆虫,尽皆得气之先,所以虽干枯陈朽,亦可以调脏腑而治疾病,其气同也,学人玩 之。
【目录】卷首\集例【篇名】天地人物气候相应图属性:\r图\pS92a4.bmp\r 凡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二气为一月,六十日为一气,三月为一时,四时为一岁,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 分度之一,以为期岁之数。
凡五日一候变者,土化也。五日足而候不变者,即一候生灾。四月阳土,育生万物;十月阴土,收藏万物。
土也者,万物之所以成始而成终也。
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 ,髓则肾主之。
膻中名气海,在两乳之间,为气之海也,气所居焉,能分布阴阳。气者生源,乃命之主,故为人父母,不可 损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与脊、肠、腹周回相着,如幕不漏,以遮蔽浊气,使不上熏于心肺。
阑门、神阙,津液渗入膀胱,秽浊流入大肠。
人之一身,经络脏腑,百骸九窍,尽皆贯通。足太阳行身之背,足阳明行身之前,足少 阳行身之侧。外有感伤,内有传变,今小绘图,以便熟玩。
【目录】卷首\集例【篇名】释方属性:\r图\pS92a5.bmp\r \r图\pS92a6.bmp\r 以程氏为主。汉魏尚实,以药品名方,不必释也。唐宋后,方尚奇而名好异,苟不知立名之义,将何以用 其方耶?

三生饮
三药皆生用也。


急救稀涎散
稀,化而少也。风痰壅盛,急用此化痰救之。


三建汤
三种尽出建平也。


乌药顺气散
人气顺则安,气逆者必乌药之辛以顺之。


星香散
二药偶方之制以通喉也。


星附汤
三药奇方之制以达下也。


排风汤
排,推也。用药推去其风也。


左经汤
左,佐也∶经,脉络也。血少经滞,手足挛搐,用药佐之也。


三化汤
三药化痰、化滞、化风也。


防风通圣散
预防风疾,通灵如圣。


玉真丸
言如玉之白也。


一字散
古方一钱四字,一字二分半也。


三痹汤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也。


四神丸
四药有神验也。


五苓散
五件以苓为主。


抵当汤
蓄血住于下焦,用药挤去,邪不能抵当也。


泻清丸
泻东方青色肝木也。


三一承气汤
三方合为一也。


白通汤
葱白之辛以通阳也。


六一顺气汤
一方可兼六方。


大柴胡汤
泄热之功大也。


五积散
积寒、积食、积气、积血、积痰,五者之积可散也。


小柴胡汤
力小而和缓也。


藿香正气散
言能正气之不正也。


黑奴
釜底煤黑色;奴,小麦奴也。


紫雪
丁香、麝香熬膏色紫,药屑如雪。


桃花散
言其色如之。


雄黄锐散
丸如小指尖锐,纳谷道中也。


双解散
表里俱解。


霹雳散
如雷之击动阳气也。


调中汤
泻胃火以和胃气也。


六和汤
六腑不和,用此以和之也。


六一汤
一名天水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又名益元散者,除中热以益元气也。


诱行丸
夏月服之不渴,诱人行路。


大顺散
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故谓大顺;冷冻饮料者,不伤肺也。


一清饮子
诸热能一一清之。


桂苓甘露饮
桂甘辛,苓甘淡,止渴如甘露也。


来复丹
一阳之气来复也。


二气丹
硝石气寒为阴,硫磺气热为阳,以二气理二气也。


肾着汤
湿气附着于肾,方能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