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无湿热而如狂,非蓄血而何?如此审证,
无遁形矣。抵当汤主之。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心主血,血凝则心气结,而失其官矣。蓄不甚,故不狂,所以然者,
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此乃旧病,非伤寒时所得者。屎虽硬,大便反易,血性滑利。其色必黑,浮血
亦有随便而下者。宜抵当汤下之。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过经。虽脉浮数者,可下之。脉虽浮数,而无表里症,则其发热竟属
里实矣,七、八日,故可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饥。脉数不解,邪本不在大便也,消谷
善饥,蓄血本不在水谷之路,故能食。至六、七日,蓄血更久。不大便者,有瘀血也,宜抵当汤。其脉数
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便脓血也。此指服汤后之变症,热邪不因下而去。又动其血,则血与便合为一,
而为便脓血之症,又当别有治法。
按∶瘀血,又有但欲漱水,不欲咽之症。盖唇口干燥,而腹中不能容水也。



<目录>卷二\承气汤类・六

<篇名>抵当丸(六)

属性: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二十个) 大黄(三两,酒洗)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上四味,捣分
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 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一周时也。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热而少腹满,又
小便利,必兼三者,乃为血证谛。不可余药,谓此症须缓下其血,用丸使之徐下。



<目录>卷二\承气汤类・六

<篇名>十枣汤(七)

属性:芫花(熬)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 上三味,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
八合,去渣,纳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平旦温服,若下少,病不除
者,明日更服,加半钱。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水停也。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恶寒为表解,以上诸症,皆里不和,凡蓄水之
症皆如此,不特伤寒为然也。十枣汤主之。服此汤以下蓄饮。



<目录>卷二\承气汤类・六

<篇名>大陷胸汤(八)

属性: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纳芒硝,
煮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
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经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是也。动数变迟,正气益虚。膈内拒痛,
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此段
明所以致结胸之由,及结胸之状最详,乃因邪在上焦,误下以虚其上焦之气,而邪随陷入也。此症与承气法
迥殊、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此乃误下,而邪气不陷入上焦,
反郁于皮肤肌肉之间,故现此等症。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此段申
结胸之象尤明。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过经。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
结胸本无他物,气与水所停也。但头微汗出者,热结在上。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胸有蓄饮,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
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已汗下而大痛如此,知非有物之实邪矣。前云∶膈内拒痛。又云∶心下石
硬。专指上焦说。此云∶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痛,则上下皆痛,其根总由心下而起,与承气症自殊。大
陷胸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误治。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
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邪向里而更虚,故汗出为难。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
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目录>卷二\承气汤类・六

<篇名>大陷胸丸(九)

属性:大黄(半斤) 葶苈子(熬) 芒硝 杏仁(去皮尖熬黑,各半升) 上四味,捣筛二味,纳杏仁、芒硝,合研
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
下,更服,取下为效。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