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经
曰。逆者从之。此之谓也。暴出。烛欲烬而焱烈也。微续。真阳回而渐复也。然属加减耳。成方
疑后人所增。
(三十六)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
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腹痛。小便不利。阴寒内甚。湿甚而水不行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内渗。又复外薄也。自
下利者。湿既甚而水不行。则与谷不厘清。故曰此为有水气也。或为诸证。大约水性泛滥。无所
不之之故也。真武者。北方阴精之宿。职专司水之神。以之名汤。义取之水。然阴寒甚而水泛滥。
由阳困弱而土不能制伏也。是故术与茯苓燥土胜湿。芍药附子利气助阳。生姜健脾以燠土。则水
有制而阴寒退。药与病宜。理至必愈。
后加减法。(或为诸证之治。)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水寒相搏则咳。细辛干姜之辛。散水寒也。既
散矣。肺主咳。而欲收。五味子者。酸以收之也。)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淡渗而利窍。
小便既利。不须渗也。)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芍药收阴而停液。非下利者所宜。
故去之。干姜散寒而燠土。土燠则水有制。故加之。)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成半斤。
(呕。气逆也。去附子。以其固气也。加生姜以其散气也。)
(三十七)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
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而里寒者。阴甚于内也。身反不恶寒。面
色赤而外热者。格阳于外也。阴阳不相通。所以逆乱而有或为诸多证。利虽止邪欲
罢也。脉仍不出。阳气未复也。夫脉者血气之道路。血。阴也。非阳不行。姜附
辛热。助阳也。甘草甘平。益气也。汤本四逆而分两殊。通脉则加姜之谓。
后加减法。(同前。)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色赤。阳格甚也。加葱。通阳气也。)腹中痛者。
去葱。加芍药二两。(腹中痛。真阴不足也。去葱。恶其顺阳也。加芍药。收阴也。)
呕者。加生姜二两。(见前)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咽痛。气结也。去芍
药。聚气也。加桔梗。利咽也。)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利止脉不
出见上。去桔梗者。嫌其载而少畅通也。加人参者。生其阳而和其阴也。)
(三十八)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此承上文自利而言。以示人通诊吉凶利害之大意。盖谓少阴属水。其自利者以阴寒甚。
土弱而水无制也。趺阳主胃而属土。负谓趺阳有脉。土尚强。土强则水有制。而少阴反
为输负矣。顺言不以受制为拘也。盖水惟其有制。则卒遵道。不得终于泛滥而成大害。且
万物资生于土。而百骸藉养于胃。水土平成。物类又安。非天下之至顺乎。古今谓趺阳有
脉者不死。有以哉。
(三十九)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
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分。去声。上同。人之四肢。温和为顺。故以不温和为逆。但不温和而未至于厥冷。则热犹
为未入深也。故用柴胡解之也。枳实。泄之也。然热邪也。邪欲解本阴也。阴欲收。芍药收之也。
甘草和之也。分。今之二钱五分也。
后加减法。(同前。)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痢。(咳见前。并主下利。亦散水寒收泄气之意。)悸者。
加桂枝五分。(心主悸。桂枝通心气也。)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见前)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腹中痛。寒甚也。附子。温之也。)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
分。温。再服。(下重。气滞也。薤白。疏泄也。)
(四十)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下利。固乃阴寒甚而水无制。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水寒相搏。蓄积不行。内闷而
不宁也。猪苓汤者。泻利以
厘清其水谷之二道也。二道清则利无有不止者。利止。则呕渴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