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心。折热之剂。必以
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 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
寒为助。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
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味辛温。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
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
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
大黄为使也。用汤者。审而行之。则十全之功可得矣。
柴胡(君半斤) 黄芩(臣三两) 枳实(佐四枚炙) 芍药(佐三两)
生姜(使五两切) 半夏(使半升洗)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件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
二两。若不加。恐不名大柴胡汤。



<目录>卷下\诸药方论

<篇名>小柴胡汤方

属性: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
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
里之剂也。柴胡味苦平微寒。黄芩味苦寒。内经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邪在半表
半里。则半成熟矣。热气内传。攻之不可。则迎而夺之。必先散热。是以苦寒为主。故
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以成彻然发表之剂。人参味甘温。甘草味甘平。邪气传里。
则里气不治。甘以缓之。是以甘物为之助。故用人参甘草为佐。以扶正气而复之
也。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
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里气平正。则邪气不得深入。是以三味佐柴胡以和里。生
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表邪未已。迤逦内传。既未作实。宜
当两解。其在外者必以辛甘之物发散。故生姜大枣为使。辅柴胡以和表。七物相
合。两解之剂当矣。邪气自表未敛为实。乘虚而凑。则所传不一。故有增损以御之。
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烦者热也。呕者气逆也。胸中烦而不呕。则
热聚而气不逆。邪气欲渐成实也。人参味甘为补剂。去之使不助热也。半夏味辛
为散剂。去之以无逆气也。栝蒌实味苦寒。除热必以寒。泄热必以苦。加栝蒌实以
通胸中郁热。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津液不足则渴。半夏味辛性燥。渗津
液物也。去之则津液易复。人参味甘而润。栝蒌根味苦而坚。坚润相合。津液生而
渴自已。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宜通而塞为痛。邪气入里。里气不足。寒气壅
之。则腹中痛。黄芩味苦寒。苦性坚而寒中。去之则中气易和。芍药味酸苦微寒。酸
性泄而利中。加之则里气得通。而痛自已。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内经曰。甘
者令人中满。大枣味甘温。去之则硬渐散。咸以软之。牡蛎味酸咸寒。加之则痞者
消。而硬者软。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水蓄而不
行也。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坚肾则水益坚。黄芩味苦寒。去之则蓄水浸
行。内经曰。淡味渗泄为阳。茯苓味甘淡。加之则津液通流。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
参加桂。不渴则津液足。去人参。以人参为主内之物也。外有微热。则表证多。加桂
以取汗。发散表邪也。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肺气逆则咳。甘补
中。则肺气愈逆。故去人参大枣之甘。五味子酸温。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气逆不
收。故加五味子之酸。生姜干姜一物也。生者温而干者热。寒气内淫。则散以辛热。
盖诸咳皆本于寒。故去生姜。加干姜。是相假之。以正温热之功。识诸此者。小小变
通。独类而长焉。
柴胡(君半升) 黄芩(臣三两) 人参(佐一两) 甘草(佐三两炙)
半夏(佐半升洗) 生姜(使三两切) 大枣(使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目录>卷下\诸药方论

<篇名>栀子豉汤方

属性: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
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治伤寒之妙。虽有变通。终不越此数法也。伤寒邪气自
表而传里。留于胸中。为邪在高分。则可吐之。是越之之法也。所吐之证。亦自不同。
如不经汗下。邪气蕴郁于膈。则谓之膈实。应以瓜蒂散吐之。瓜蒂散吐胸中实邪
者也。若发汗吐下后。邪气乘虚留于胸中。则谓之虚烦。应以栀子豉汤吐之。栀子
豉汤。吐胸中虚烦者也。栀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