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名>伤寒寻源
书名:伤寒寻源
作者:吕震名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余既为吕君 村作传。从其子小 茂才索君遗箸。得内经要论一卷。伤寒寻源三卷。受
而读之。因忆与君交念年。辄能仿佛君况。君治病之暇。好饮酒。善弈棋。余常过君。几上纵横
残帙。一编烂然。则所箸伤寒寻源也。床头越酿一瓮。旁几楸枰一奁。二弈友见客至。辄避去
。窗半破。风吹有声。短童发 .侍侧室中。懒不治。日惟孜孜箸书。是三卷。上下二卷皆成
书。中卷详诸证候。犹有未备。盖未竟作也。君之驱使草木。如其弈下子。无一闲着。而其
嗜医。殆甚于其嗜酒。技也而进于道宜哉。夫三坟言道。书阙有间唐令列医学付之执技之流
。荐绅先生罕言之。去古日远。说益淆杂。人命至重。可为寒心。君是书庶不背古亟为检校
以行于世。要论一卷。尚俟续刊。
\x咸丰甲寅长夏吴县潘遵祁识。\x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医学始于内经。而仲景伤寒论。实为羽翼内经之书。内经阐发天人奥旨。非寻常能测其
涯。仲景就人一身之表里腑脏。推阐阴阳。搜抉病机。此以人道合天道。使学人有切实下手
工夫。不止为伤寒立法也。而其书以伤寒命名者。盖以病之最繁而善变者莫如伤寒。伤寒及杂证。
总在六经上辨认。能解得六经辨证之法。虽繁剧如伤寒。尚不为多岐所眩。而杂症即一以贯
之。故学医者必从此问津。乃不迷于所行。惜其书散亡于兵燹之余。经王叔和裒辑成帙。后
之学人墨守叔和序例之说。以为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殊不知伤寒不必尽属寒因。若
风若湿若温若热。皆统辖于伤寒二字内。仲景大法井井。本有矩 可循。特以序次错综。必
待善悟者触类旁通。方能得其神髓。浅尝之辈。未经深求。于是执麻黄桂枝治风寒之成法。
而概施之于温热病误矣。及其既误。遂谓仲景之法。宜于风寒不宜温热。于是谈温热者接踵
而起。补方造论。非无可采。然舍仲景而言温热。究属一家之论。必仍向仲景讨根源。而伤
寒之面目始全。(仆)究心仲景书二十余年。差有心得。因将仲景引而不发。言下跃如之旨。
一一拈出。分为三编。首编辨明风寒湿温热源流。及六经种种辨证诸法。次将各证辨别疑似
。疏为中编。后将制方精义。疏为下编。探历圣之渊源。综诸家之得失。理必求其至当。言
匪涉于无稽。仲景自序有云。若能寻余所集。虽不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爰名是编
曰伤寒寻源。俾及门诸子得藉是以为读仲景书之津梁。于医事亦不无小补云。
\x道光三十年岁次庚戌冬日钱唐吕震名撰\x



<目录>上集

<篇名>伤寒正名

属性:万病莫逃于伤寒。伤寒之祖。断推仲景。而后人辄议仲景之书。详于风寒。略于温热。
予谓
此非惟不知仲景。并亦不知伤寒。按仲景本素问及八十一难等书而作伤寒论。考难经云。伤
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温病。五曰热病。其所苦各不同形。既曰伤
寒有五。则伤寒只属病之总名。而五者之中。病又不专属寒因。若风。若湿。若温。若热。
同隶伤寒有五条下。仲景作书而以伤寒命名者。义取诸此。今从仲景原文。反复互勘其实仲
景大法。合之难经伤寒有五之例。若合符契。其法总从太阳病辨起。如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
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
名曰伤寒。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
痹。太阳中热者 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以此分发难经伤寒有五之例。界划分
明。仲景伤寒论。此伤寒字即难经伤寒有五之伤寒。而伤寒类中专有一种太阳病。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独名之曰伤寒。此外若风若湿若温若热。同属
伤寒之类而各异其名。欲识伤寒之病。须先定伤寒之名。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故予急正
其名以冠于篇首。



<目录>上集

<篇名>论王叔和

属性:仲景伤寒论。本散亡之余。王叔和编辑成帙。观其序例云。搜采旧论。录其对病真方。拟防
世急。此非仲景原本可知矣。然则仲景之书。赖叔和而传。叔和之名。亦赖仲景而传。后之
编次伤寒者不下数十家。徒相争于篇次之间。纷如聚讼。究之吾辈读书。苟能深明其义理。
奚必相争于篇目。独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