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未
散者,仍用发散。是以潮热,亦有用双解散、小柴胡汤和解而愈者。未可徒恃清、下二法者。
总之,自汗脉沉数,无表邪之潮热,宜清里,不必解表。无汗脉浮大,有表症之潮热,宜解
表。即有里邪,亦只宜双解表里,未可单清里热,反碍表邪。即表邪尽解,里症潮热,如无
下症者,未可即下。以上言有表有里之潮热也。又有外不常热,每至五更,即觉烦热,至辰巳
或午未申,则内火上冲,或呕或胀,或作痛,或胸前胁肋一片,每至其时,发热如火,一日
一发,不愆其期,此积热痰火,内伏作患,从里发外之潮热也。宜升麻清胃汤合枳壳川连汤、
栀连二陈汤,加海石、栝蒌,清积热,化痰涎。甚至腹作痛,有下症者,导痰汤加大黄、玄
明粉下之。若食滞未消,忌寒凉抑遏者,宜保和平胃散消食积。若痰食皆消,惟存积热不解,
家秘用干葛而热从表解,川连同枳壳而泄大便,川连同木通而清小便,得内外分消之法。此
言里有积热之潮热也。又有热病后,每至申酉,微有潮热,此名日暮微烦,阳明肠胃积热未
清,二便未滑,又食谷太早。仲景云∶损谷即愈。此言戒谷食,并用寒凉,微下大肠,损其
腹中之谷食,兼清其余热,宜用枳壳、木通、川连、大黄、黄芩、山栀以治之;或栀子豆豉
汤加枳实、大黄,同食复主治亦可。
太阳病,重发汗,复下之,不大便,舌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手
不可近者,大陷胸汤。
此条不治潮热,但治结胸,故详注结胸症。
阳明潮热,大便硬,可与承气汤。若不转失气,此但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必胀满不食。
此申明用承气法,必以转失臭气为粪定硬。若不转臭气,其粪初头一段虽硬,后即是溏粪。
若误攻,腹必胀满不食。
阳明病,脉迟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矣。
手足汗出者,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若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如热不潮,未可与承气
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
阳明病脉不浮大,而迟缓汗出不恶寒,且腹满潮热,手足汗出,大便已硬,可攻里矣。若
尚见发热恶寒,又无潮热里症,未可用承气汤。即令腹大满,大便不通,只可与小承气汤,
微和胃气,勿令大下。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粪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大承气汤主之。
此以不能食,别有燥屎。以能食,别无燥屎。言阳明热本能食,今反不能食,此肠胃中填
实,无余地纳谷,即大实大满互词,故断其必有燥屎五六枚,宜大承气汤主之。若能食者,
但硬大便,未必有干结燥屎,未可用大承气汤。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与汤一升,腹中转矢气者,更服一升。
不转矢气,勿更与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气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谵语潮热,脉沉数,方是下脉。今脉滑疾,尚是浮动表邪之脉,且以小承气汤服之,
察其若转矢气,仍以小承气汤更服一剂。若不转矢气,勿更服。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则
里气已虚,不可更投承气汤,故曰难治。
二阳并病,太阳症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大承气汤主之。
太阳症罢,但发潮热,已无表证矣。汗出大便难而谵语,皆下症,故用大承气汤。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中,复申脉浮而紧,即潮热发作有时者,亦不可早下,仍用太阳施治。发作有时,
非发作定期,乃言发作时,必现太阳时候。例如辰巳潮热,属太阳之时;上半日潮热,属
表邪之时。即脉但浮不紧,表邪轻者,亦见盗汗出,尚是柴胡症也。此示人不拘脉与症,
但见表邪起影,即当从表治之。
\x柴胡防风汤\x
柴胡 防风 干葛 甘草
此散少阳阳明表邪之方。若恶寒身痛,加羌活。饱闷,加枳壳、浓朴;呕吐,加半夏、浓朴。
\x小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半夏 人参
此方和解少阳。若见恶寒身痛,仍加羌活,防风;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饱闷,去人
参,加枳壳、浓朴;小便不利,加木通。
\x大柴胡汤\x
柴胡 黄芩 广皮 甘草 半夏 大黄
少阳表症未解,里症又急,用此方双解表里。口燥渴,去半夏;腹中胀,加枳壳;小便
涩,加木通。
\x柴胡饮子\x
此即小柴胡汤加大黄,大柴胡汤加人参,家秘治潮热便闭,本元虚者。去半夏,加当归、
白芍,治血虚潮热,大便闭结。
\x羌活冲和汤\x 见发热。
\x导赤各半汤\x 见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