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必当究其心焉。夫陈无择谓痿因五内不足所致,诚得之矣。然痿之所不足,乃阴血也。
方悉是补阳补气之剂,宁免实实虚虚之患乎?且无择以三因立方,可谓诸方之冠。其余此证
\x附方\x
\x健步丸\x(东垣方)
防己(酒洗,一两) 羌活 柴胡 滑石(炒) 甘草(炙) 栝蒌(酒洗,以上各半两) 泽泻
防风(各三钱) 苦参(酒洗) 川乌(各一钱) 肉桂(五分)
上为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葱白煎愈风汤下(见中风类)。
\x补阴丸\x 见诸虚类。
\x清燥汤\x 治湿热成痿,以燥金受湿热之邪,是绝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
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
黄 (一钱五分) 苍术(一钱) 白术 橘皮 泽泻(各半钱) 人参 白茯苓 升麻(各三分) 麦
门冬 归身 生地黄 曲末 猪苓(各二分) 酒柏 柴胡 黄连(各一分) 五味子(九个) 甘草
(炙,二分)
上每服半两,水煎,空心服。



<目录>卷四

<篇名>厥五十七

属性:(附手足十指麻木)
厥,逆也,手足因气血逆而冷也。因气虚为主,有因血虚。气虚脉细,血虚脉大,
热厥脉数
,外感脉沉实,有痰脉弦。因痰者,用白术、竹沥;气虚,四君子;血虚,四物;热厥
,用承气;外感,用双解散加姜汁、酒。有阴厥阳厥,阴衰于下则热,阳衰于下则寒。
手足麻者,属气虚;手足木者,有湿痰死血;十指麻木,是胃中有湿痰死血。
〔附录〕厥者,甚也,短也,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证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姑撮大
概,且如寒热厥逆者,则为阴阳二厥也。阳厥者,是热深则厥,盖阳极则发厥也,不可作阴证
,而用热药治之,精魂绝而死矣。急宜大小承气汤,随其轻重治之。所谓阴厥者,始得之
身冷脉沉,四肢逆,足蜷卧,唇口青,或自利不渴,小便色白,此其候也。治之以四逆、理中
之辈,仍速灸关元百壮。又尸厥、飞尸、卒厥,此即中恶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

,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以苏合丸灌之。候稍苏
,以
附汤,
中汤加
之?风中身温,气中身冷,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如有痰,以四七汤、导痰汤服之。
\x附方\x
\x八味顺气散\x 见中风类。
\x调气散\x
白豆蔻 丁香 檀香 木香(各二钱) 藿香 甘草(炙,各八钱) 砂仁(四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x平胃散\x
苍术(泔浸,五斤) 浓朴(姜制炒) 陈皮(各三斤) 甘草(炒,三十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姜三片,枣一个,煎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x四七汤\x
浓朴(二两) 茯苓(四两) 半夏(五两) 紫苏(二两)
上每服四钱,水一钟,姜七片,枣一个,煎服。
\x承气汤\x 见痢类。
\x四逆汤 理中汤 姜附汤\x 并见中寒类。
\x乌梅丸\x 见心痛类。
\x导痰汤\x 见痰类。



<目录>卷四

<篇名>五十八

属性:,切不可作风治,兼用风药
。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甚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宜用人参、竹沥之类。
〔附录〕古方,风痉曰 也。经云∶“诸痉项强,皆属
直,皆属于风”。是阳明内郁,而阴行于外。又曰∶“阳
,故湿过极反兼风化制之。然兼化者虚象,实非风也。
\x附方\x
\x葛根汤\x 治 病无汗而小便少,反恶寒者,名刚 。
葛根(四钱)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芍药(二钱) 甘草(三钱炙)
上 咀。水二钟,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覆取微
桂枝加葛根汤 治 病有汗,不恶寒者服之,此名柔
葛根(四钱) 生姜(三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二钱)
上作一服,水二钟,枣一个,煎服,二 皆可用小续
命汤加减服。若胸满口噤,咬齿脚挛,卧不着床者,以大承气汤下之,无疑矣。
\x小续命汤\x 见中风类。
\x大承气汤\x 见痢类。



<目录>卷四

<篇名>痫五十九

属性:惊与痰宜吐,大率行痰为主,用黄连、南星、栝蒌、半夏,寻火寻痰,分多分少
,治之无不愈者。分痰与热,
有热者,以凉药清其心;有痰者,必用吐药,吐后用东垣安神丸。大法宜吐,吐后用平肝
剂,青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