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因风成疟。
紫苏 柴胡 半夏(各一钱) 防风 青皮 浓朴 川芎(各五分) 生姜三
片。不拘时热服。槟陈饮治小儿因食成疟。
山楂 青皮 草果(各八分) 槟榔 枳实 半夏 柴胡 麦芽(各六分) 生姜三片。空
心煎服。
\x平妥饮\x 治小儿痰疟。来时作呕。
半夏 贝母 橘红 柴胡(各七分) 黄芩 草果 白术 枳壳(各五分) 生姜三片。不
拘时热服。鳖甲饮 治小儿久疟不住。
何首乌 鳖甲(酒炙) 当归 白术 人参 黄芩(各八分) 黑枣三枚。空心煎服。



<目录>卷之六

<篇名>痢疾门

属性:凡泻在脾。而痢在肾。故先泻而后痢者。则曰脾传肾。为贼邪。其病难愈。先痢而泻者
。则曰肾传脾。为微邪。其病易愈。此前人之说也。以愚论之。泻为在脾不暇言矣。而后谓痢为在
肾。不能无议焉。泻固多由于饮食。而痢独非饮食之所伤乎。饮食停积。因湿热而化遂为稠
浊胶固于肠胃之中。欲下不下。是以有里急后重之苦。明是脾经之病矣。而顾以痢属于肾者
。何所谓欤。吾未闻饮食之人。不由于脾。而反由于肾也。大概谓之肾病矣。然治痢之药。
悉用苍术浓朴黄连。木香白术陈皮之类。并未有用杜仲黄柏牛膝地黄补肾等药。治肾之疾。
而乃用脾家之剂。必其非肾病故也。要之先痢后泻而易愈者。以其积滞已尽。而脾尚虚也。
岂肾传脾之谓耶。先泻后痢而难愈者。以脾土已坏。而积滞方壅也。岂脾传肾之谓耶。肾能
藏精。不能藏饮食。若以痢属于肾。则饮食皆藏于肾矣。岂理也哉。大约治痢之法。与大人
无异。但下痢纯血者。在
大人则为难治。在小儿则为食积。而无所妨。而治小儿之痢。又宜多以消积为主。其详具大
人痢疾门。不复细赘耳。



<目录>卷之六\痢疾门

<篇名>立方

属性:\x通快饮\x 治小儿痢疾始发。
山楂(一钱) 麦芽 苍术 莱菔子 枳实 木通(各七分) 大黄 槟榔(各一钱二分)
生姜三片。不拘时热服。
\x金宝散\x 治小儿赤白痢疾肚腹作痛。里急后重。
广木香 黄连(酒炒) 陈皮(各三钱) 肉豆蔻(面包煨) 浓朴(炒) 车前子(各二钱)
白术 山楂 苍术(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五分。空心灯心汤调下。
\x归芍饮\x 治小儿痢疾。久不肯住。
人参 白术 白芍 白茯苓 诃子肉(各五分) 乌梅(半个) 黄连 浓朴 肉豆蔻 柴
胡(各六分) 黑枣二枚。空心煎服。



<目录>卷之六

<篇名>伤风门

属性:伤风之症头疼身热。鼻塞气粗。喷涕呵欠。呻吟不绝。见风便怕。洒淅微寒。与大人伤
风无异。若挟食即吐食。挟痰即吐痰。药剂比大人所服者宜减一半。不论有痰有食否。常须兼用
清痰消食之药。盖小儿易伤食。而热则生痰。故剂中宜略用轻轻疏解。令汗微出为度。稍加
清热则愈矣。盖风邪客于腠里。非疏解则不能愈。非清热化痰则小儿亦未易安也。症虽与大
人无异。然亦不能无少瘥耳。



<目录>卷之六\伤风门

<篇名>立方

属性:\x加味香苏散\x
川芎 紫苏 防风 荆芥 香附 甘草 羌活 白芷(各三钱) 葛根 前胡(各二钱)
苍术 天麻 黄芩(各八分)
上加葱头十枚。生姜三片煎服。以被覆取汗为度。如或消疾或消食。以此方为主。随症
加减。不得一一详赘矣。
\x或荆防败毒散\x(方见伤寒门)



<目录>卷之六

<篇名>咳嗽门

属性:有声有痰者名曰咳嗽。究病之所由成。皆由火之所致。然未始不由于外感也。是故
或伤于风。或伤于寒热。种种不同。内外夹攻。其所由来者渐也。然咳嗽之名。非一名所能
悉。病有数端。详载于咳嗽门矣。症虽与大人无异。而所感略有不同。大人兼七情所伤或任
劳嗜酒。而小儿无是。是以不能无少异耳。药剂以轻清为佳。而服药亦不宜太骤。当逐时进
之。不必尽剂。



<目录>卷之六\咳嗽门

<篇名>立方

属性:\x平肺饮\x 治感风邪咳嗽。痰多洒淅恶寒。
陈皮 前胡 桑皮 薄荷 防风(各五分) 栝蒌仁 苏子 桔梗(各四分) 生姜三片。
\x凉肺汤\x 治肺热咳嗽。痰盛音哑。
黄芩 贝母 天花粉 枳壳(各七分) 橘红 山栀 桔梗 麦门冬 甘草(各五分)
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