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手厥阴,则
神倦而多健忘(手厥阴心主本代心君行事也);中手少阳,则三焦不利而多噎气,且大便不
行;中足太阳,则膀胱不清而多溲浊,甚至小便癃闭而不能出,以膀胱气化全凭卫气渗利,
卫气为邪风所袭,不能渗利,故癃闭也。种种诸症,难以枚举,总各视其隙之所在耳。《内经
》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以比斫材,木坚者不入,脆者皮弛,正谓此也。是以此症多发于
中年以后之人,以其卫气不无少衰也。若少壮之人,则百中无一,以其卫气正盛也。后人不明
卫气之义,乃有左血右气之说,失之远矣。又有谓血虚生内风者,亦不甚切,殊不知内风之生
,乃卫气之虚而有隙,如谷虚则生风耳。非血虚也。虚则有隙,而邪风入之,故曰内风感召外
风也。卫气出于下焦,为生风之根,即《内经》所谓肾间动气也。其开合寤寐出入间,皆以足

亦左右分布。凡人之始,初结胎时,其形如两甲,即两肾也,而卫气寓焉,故其开合寤寐出
入间,行亦必左右分布,此内景之确而可信者,特粗工不能识耳。
动气之根,即是肾气,然必曰肾间动气者,以其为知觉运动之主,故加一动字以称之。
若两边卫气平均,则知觉运动自然爽健精明。若一边卫气无病,一边卫气有病,则知觉运动必不
能如平日之爽健精明矣。语云∶众擎易举,独力难胜。可以为譬。
风中于左,则病在左;中于右,则病在右。独口角之 斜则不然,中左者,口必 右;
中右者,口必 左。所以然者,左则左边卫气不用,而经脉弛缓不收,右边卫气独用,而经脉牵
引拘急,故必 右(口角经脉是阳明经环于唇口者,左右各一)。其中右者仿此。



<目录>

<篇名>论轻重

属性:两边齐中,左右俱不仁者最重,不能运动,不知痛痒者,名为不仁,此即仲师所谓卒病
(卒病者,陡然猝发,昏不知人也)。或左或右,但中一边者稍轻,此即仲师所谓偏枯也(详《金
匮》)。此二者,皆病之大经者也,若中风入脏,则不可救矣。或但口眼 斜,或但臂不举
,或但足不用,或但舌喑不能言,或但麻木有定处(麻木即不仁),此五者,皆病之在孙络者
,若久而不治,亦能渐入大经矣(左右二十八脉名为大经,三百六十五穴名为孙络)。故在脏
者极重,其生死只在二三日间,在大经者稍轻,往往连年累月始可渐愈,在孙络最轻,有不
药而亦能自愈者。
以上从病之所在论轻重也。
人身卫气,应于五神则为知觉,温于四体则为运动,原是左右齐应,两边合用,故能使
耳目聪明,心思精详,手足便利。若风邪伤卫,有一处不相应,即有一边不为用,则知觉运
动皆为之迟钝矣。所谓一马不行,百马休也。所以中风之后,往往多滞钝之病,虽平生极性
急爽利之人,亦变而为迂柔宽缓。盖心欲前,而身不与之俱前,以志不能率气(卫气),气不
能率形也,是以知觉多错乱迷忘,运动多艰难迟钝。此皆论病后邪风已衰,卫气未撤消也。当
夫初
亦昏不知人。其风中一边者,昏不知人,即风中小络者,亦昏不知人。以卫气猝为邪风所袭
,不能自主也。一二日后,或七八日后,邪风少衰,卫气之已伤于左者,虽未能骤复,其未
伤于右者,则必运动,而人事始渐清醒矣。再数日后,或一二月后,未伤之卫气必渐溉及已
伤之卫气,于是偏枯者亦渐渐灵活矣。若治之得法,则未伤之卫气既可渐溉相助,而已伤之
卫气又可逐日生发,如是则两边均平,而知觉运动依然复旧矣。其辨轻重之法,初起昏不知
人,痰鸣气促,一日之后即能平静清醒,此受邪极微,病之最轻者也。或一二日后,始能平
静清醒,此受邪略甚,病之稍重者也。或七八日后,或十余日后,始能平静清醒,此受邪较
甚,病之重大者也。或仍不能平静清醒,而反息高鸣喘者,此受邪最重,直入于脏,正气尽
去,病之不可救者也。
以上从邪风之微甚,诊轻重也。



<目录>

<篇名>论寒热

属性:偏枯之风,以四方之位定八风之寒热,伤寒之风,以四时之序分六气之寒热者绝然不同
。盖八风之寒热,不拘四时皆有也。夫八方之风,其几微渺,非神圣不能察识。如黄帝明堂
一篇,后来诸家俱茫然,不知其所指,又安能察识八风哉?吾辈虽不能审之于未形,未尝不
可辨之于已着,则当据初起之症为断。如风之变乎常者∶从东来,则面必青,舌必紫,甚者
舌卷囊缩,筋必惕(惕者,动也。俗言肉跳),目珠多斜转。从南来,则面必赤,舌必焦,甚
者生芒刺,肌必热,目之白珠必有红处。从西来,则面必白,舌必燥,甚者如白霜、积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