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10-中医理论

10-万病回春-第132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去不去,手足并冷,此胃气虚寒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补骨脂、倍升 麻、柴胡而愈。
【目录】卷之七【篇名】疟疾属性:疟者,膈上痰结也。万亿丸(方见通治。)

芫花散
治小儿疟疾。

芫花根为末,每用一二分,三岁儿用三分。以鸡子一个,去顶入末搅匀,纸糊顶口,外用湿纸裹,灰火煨 熟,嚼吃。

天灵散
天灵盖烧存性,为细末。每服五匣,黄酒调下立止。


消癖丸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

芫花(炒) 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十丸,枣汤送下。

祝由科
治疟疾不愈。咒曰∶吾从东方来,路逢一池水,水里一条龙,九头十八尾,问伊芳食甚的,只 吃疟疾鬼。上念一遍,吹在果子上,念七遍在上。令病患于五更鸡犬不闻时,面东而立食讫,于静室中安睡。

忌食瓜果荤肉热物。此法十治八九,无药处可以救人。果者,谓桃、杏、枣、栗之类。
一小儿先因停食腹痛,服峻厉之剂,后患疟,日晡而作。余以为元气下陷。欲治,以补中益气汤。不信,
泛行清热消导,前症益甚,食少作泻。余朝用前汤,夕用异功散加当归,月余而愈。
一小儿每午前先寒后热,不久愈。用六君子加炮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旬余而安。(方见补益。)
【目录】卷之七【篇名】咳嗽属性:咳嗽者,肺伤风也。

参苏饮
治小儿四时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急、痰涎壅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及内伤外感、一 切发热喘嗽。

紫苏 陈皮 前胡 桔梗 半夏(姜汁炒) 白茯苓(去皮) 干葛 枳壳(麸炒。各等分) 甘草 人参(二味减半) 木香(少许)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食后服。若肺实有邪,去人参,
加黄芩、桑白皮、杏仁。

参花散
治咳嗽发热、气喘吐血。

人参 天花粉(各等分) 为末,每服五分,蜜水调下。

蜜梨噙
治咳嗽喘急。

甜梨一个,刀切勿断,入蜜于内,面裹,灰火煨熟,去面吃梨愈。

一方
治小儿喉中痰壅喘急。用巴豆一枚,去壳捣烂,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中,

痰即坠下而愈。

一方
治伤寒潮热痰咳(男妇小儿皆可用。)

郁金(三钱) 石膏(一两, 过。)上共为末,每服二三匙,清茶送下。
一小儿伤风,咳嗽发热,服解表之剂,加喘促出汗。余谓脾肺气虚,欲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补之。
不信,乃自服二陈、桑皮、枳壳,而发搐痰壅,仍用前药加钩藤钩而痊。
【目录】卷之七【篇名】喘急属性:喘急者,痰气盛也。

一捻金
治小儿风痰吐沫、气喘咳嗽、肚腹膨胀、不思饮食。小儿肺胀喘嗽,多人看作风喉;大 黄、槟榔、二牵牛,人参分两等求;五味研成细末,蜜水调量稀稠;每将一字下咽喉,不用神针法灸。

上其症,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胁摇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嘎不鸣,痰涎涌 塞,俗云马脾风。若不急治,死于旦夕也。

治小儿喉中痰壅喘甚
用巴豆一粒捣烂,作一丸,以棉花包裹,男左女右塞鼻,痰即坠下,效。

一小儿患喘,服发汗之剂,汗出而喘益甚。用异功散顿愈;又用六君子汤而痊愈。(方见补益。)
一小儿有哮病,其母遇劳即发,儿饮其乳亦嗽。用六君子、桔梗、桑皮、杏仁治之,母子并愈。
(方见补益。)
【目录】卷之七【篇名】小儿初生杂病属性:小儿初生,宜先浓煎黄连甘草汤,急用软绢或丝绵包指蘸药,抠退场门中恶血。倘或不及,即以药 汤灌之,待吐出恶沫,方与乳吃。令出痘亦稀,诸毒疮亦少。
一初生三五月,宜绷缚令卧。勿竖头抱出,免致惊痫。
一乳与食,宜相远,不宜一时混吃,令儿生疳癖痞积。
一宜用七八十岁老人旧裙,旧袄改作小儿衣衫,真气相滋,令儿有寿。富贵之家,切不宜新制 丝 绫罗毡绒之类与小儿穿,不唯生病,抑且折福,必致夭殇。
一小儿生四五个月,止与乳吃;六个月以后,方与稀粥哺之;周岁以前,切不可吃荤腥并生冷之物,
令儿多疾。若待二三岁后,脏腑稍壮,才与荤腥方好。

延生第一方
小儿初生,脐带脱落,收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围烧,至烟将尽,放土地上,用 瓦盏之类盖之存性,研为细末;预将朱砂透明者为极细末,水飞过,脐带若有五分重,朱砂用二分五 厘,生地黄、当归身煎浓汁一二蚬壳,调和前两味,抹儿上 间及乳母乳头上,一日之内,晚至尽;

次日,大便遗下秽污浊垢之物,终身永无疮疹及诸疾,生一子则得一子,十分妙法也。

涤秽免痘汤
用练树子一升,至正月初一日子时,父母只令一人知,将练子煎汤,待温,洗儿 全身头面上下,以去胎毒。洗后,不出痘疹。如出亦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