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 柴胡(七分) 香附(童便浸、炒,八分) 浓朴(姜汁炒,七分) 栀子(盐水拌炒,
八分) 甘草(炙去皮,四分) 吴茱萸(煮三次,去水,炒,四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空心热服。
一、胁肋胀痛,若大便通和,喘咳吐痰者,肝火侮肺也。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之(方见伤寒。)
一、男子房劳兼怒,风府胀闷,两胁胀痛。余作色欲损肾,怒气伤肝。用六味丸料加柴胡、当归,一剂而 安(方见补益。)
【目录】卷之五【篇名】臂痛属性:臂痛者,因湿痰横行经络也。
二术汤
治痰饮双臂痛者,又治手臂痛,是上焦湿痰横行经络中作痛也。
苍术(米泔浸炒一钱半) 白术(去芦) 南星 陈皮 茯苓(去皮) 香附 酒芩 威灵仙 羌活 甘草(各一钱) 半夏(姜制,二钱)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臂痛者,因风寒湿所搏也。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 所袭,遂令臂痛及妇人以臂枕而伤于风寒而致臂痛,悉根据后三方选用。
五积散
治臂痛因于寒者(方见中寒。)
乌药顺气散
治臂痛因于风者(方见中风。)
蠲痹汤
治臂痛因于湿者,兼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手足冷痹,四肢沉重。
当归 赤芍 黄 羌活 姜黄 防风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滋荣调中汤
治臂痛及腰酸,或有时作疼。陈皮(盐水洗去白,八分) 白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各一钱) 半夏 白芍 酒芩 酒柏 牛膝(酒洗,去芦。各七分) 木瓜(盐水炒,七分)
当归(酒洗,一钱) 川芎(盐汤浸,五分) 羌活(六分) 知母(酒炒,六分) 桂枝(三分) 防风 (去芦,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食远服。
【目录】卷之五【篇名】背痛属性:脉∶经云∶洪而大脉促上紧者,肩背痛;沉而滑者,痰痛(方见后豁痰汤。)
背痛者,痰气之所聚也。
参合汤
治背心一点痛。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乌药 枳壳(麸炒) 僵蚕(炒) 川芎 白芷 麻黄 桔梗 (去芦) 干姜(减半) 紫苏 香附 苍术(米泔浸) 羌活(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剂,生姜煎服。
肩背痛,不能回顾者,太阳气郁而不行也。
通气防风汤
治肩背痛,用风药以散之。
本(一钱) 防风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川芎(一钱) 蔓荆子 (六分) 甘草(六分)
上锉一剂,水煎服。如身重腰沉、经中有寒湿,加酒浸防己一钱,轻者炮附子、重者炮川乌各五分。
豁痰汤
治肩背疼痛。
半夏(制) 栀子(炒,各一钱) 陈皮 海桐皮 枳壳(各八分) 桔梗 赤芍 苍术(制) 香附 (各七分) 茯苓(去皮,六分) 川芎 姜黄(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锉,生姜煎,食远热服。如痛甚,头剂加朴硝二钱。
【目录】卷之五【篇名】痛风属性:脉∶痛风沉弦,肝肾被湿;少阴弱浮,风血掣急;或涩而小,酒后风袭;风寒湿气,合而为痹,浮涩而紧,
三脉乃备。
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谓之白虎历节风,都是血气、风湿、痰火,皆令作痛。或劳力,寒水相搏;
或酒色醉卧,当风取凉;或卧卑湿之地;或雨、汗湿衣蒸体而成。痛风在上者,多属风;在下者,多属湿。治 用活血疏风、消痰去湿,羌活汤加减。凡治痛风,用苍术、羌活、酒芩三味散风行湿之妙药耳。
遍身骨节疼痛者,皆是血气、风湿、痰火也。
羌活汤
治痛风症。
羌活 苍术(米泔浸) 黄芩(酒炒) 当归 芍药(炒) 茯苓(去皮) 半夏(姜汁炒) 香附(各一 钱半) 木香(另研) 陈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姜三片,水煎服。风痛加防风;湿痛加苍术;热痰痛倍酒芩、栝蒌、枳实、竹沥;血虚痛加生 地黄;上痛加白芷、威灵仙;下痛加黄柏、牛膝;痛甚加乳香;发热加柴胡;小水短涩加木通,手臂痛加薄桂。
凡骨节疼痛,
如寒热发肿块者,是湿痰流注经络,与痛风同治法。若医迟不散,则成脓矣,外用敷药。一切痛风,肢节痛者,
痛属火,肿属湿,不可食肉。肉属阳火,能助火,食则下有遗溺,内有痞块,虽油炒热物鱼面,切以戒之。所 以膏粱之人,多食煎炒、炙爆、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毒、痈疽者最多。肥人多是湿痰,瘦人多是 痰火。
遍身壮热、骨节疼痛者,是风寒也。
解表升麻汤
治遍身壮热、骨节疼痛。
柴胡 升麻 本 羌活 防风 麻黄 苍术 陈皮 甘草 当归 上锉一剂,姜葱水煎,热服,出微汗。
遍身疼痛属虚寒者,宜温散也。
加味五积散
治四肢骨节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