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冬瓜子明矣。故陶于后条注中云:取核水洗,燥乃檑取仁用之。且此物与甘瓜全别。其甘瓜有青、白二种,子色皆黄,主疗与白瓜经霜亦有白衣,其中子白,白瓜子之号,因斯而得。况陶居以《别录》白冬瓜附于白瓜子之下,白瓜子更不加注,足明一物而不能显辨尔。《别录》瓜字,侧绞切,今以读作瓜字。唐注谬误,都不可凭。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苏云是甘瓜子也。《图经》云:别有胡瓜,黄赤,无味。今据此两说,俱不可凭矣。《本经》云:冬瓜仁也。苏注者。且甘瓜自有青、白二种,只合云白甘瓜也。今据《本经》云:白瓜子即冬瓜仁无疑也。按:冬瓜虽色青,而其中子甚白,谓如白瓜子者,犹如虫部有白龙骨焉,人但看骨之白而不知龙之色也。若以甘瓜子为之,则甘瓜青、白二种,其子并黄色,冬瓜仁,信苏注为妄,《图经》难凭矣!孟诜云:取冬瓜仁七升,以绢袋盛之,投三沸汤中,须臾出曝干,如此三度止。又,与清苦酒渍,经一宿,曝干为末悦,明目,延年不老。又,取子三、五升,退去皮,捣为丸。空腹服三十丸,令人白净如玉。日华子云:冬瓜仁,去皮肤风剥,黑 ,润肌肤。

  图经曰:白瓜子,即冬瓜仁也。生嵩高平泽,今处处有之,皆园圃所莳。其实生苗蔓下,大者如斗而更长,皮浓而有毛,初生正青绿,经霜则白如涂粉。其中肉及子亦白,故谓之白瓜仁入药须霜后合取,置之经年,破出核洗,燥乃擂取仁用之。亦堪单作服饵。又有末作汤饮,又作面药,并令人颜色光泽。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采瓜犀,以为面脂。犀,瓣也。瓤亦堪作澡豆。其肉主三消渴疾,解积热,利大小肠,压丹石毒。《广雅》一名地芝是也。皮可作丸服,亦入面脂中,功用与上等。

  外台秘要:补肝散: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白瓜子七升,绢袋盛,绞沸汤中,三遍讫,以酢五升,渍一宿,曝干,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久服瘥。孙真人:治多年损伤不瘥。

  衍义曰:白瓜子实,冬瓜仁也,服食中亦稀用。

  卷第二十七

  甜瓜

  寒,有毒。止渴,除烦热,多食令人阴下湿痒生疮,动宿冷病,发虚热,破腹。又令人 弱,脚手无力。少食即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间拥塞气,兼主口鼻疮。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无毒。

  叶

   治人无发,捣汁涂之,即生。

  图经文具瓜蒂条下。

  陈藏器序云:甘瓜子,止月经太过,为末去油,水调服。千金方:治口臭。杵干甜瓜子作末,蜜和丸,每旦洗净漱,含一丸如枣核大。亦用敷齿。孙真人食忌:患香港脚人勿食甜瓜,其患永沉水者杀人。又,多食发黄胆病,动冷疾,令人虚羸,解药力。两蒂者杀热,去烦渴。甜瓜去皮,食后吃之,煮皮作羹亦佳。

  衍义曰:甜瓜,暑月服之,永不中暑气,多食未有不下利者。贫下多食,至深秋作痢为难治,为其消损阳气故也。亦可以如白甜瓜煎渍收。

  卷第二十七

  胡瓜叶

  味苦,平,小毒。主小儿闪癖,一岁服一叶以上,斟酌与之。生挪绞汁服,得吐下。根捣敷胡刺毒肿。其实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热,发疰气,令人虚热,上逆少气,发百病及疮疥,损阴血脉气,发香港脚。天行后不可食,小儿切忌,滑中,生疳虫。不与醋同餐。北人亦呼为黄瓜,为石勒讳,因而不改。以上二种(新补) 见《千金方》及孟诜、陈藏器、日华子。

  图经文具瓜蒂条下。

  千金:髓水病肚胀至四肢肿。胡瓜一个破作两片,不出子,以醋煮一半,水煮一半俱烂,空

  卷第二十七

  越瓜

  味甘,寒。利肠胃,止烦渴。不可多食,动气,发诸疮,令人虚弱不能行,不益小儿,天行病后不可餐。又不得与牛乳、酪及 同餐,及空心食,令人心痛。(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越瓜,大者色正白,越人当果食之。利小便,去烦热,解酒毒,宣泄热气。小者糟藏之,为灰,敷口吻疮及阴茎热疮。

  图经文具瓜蒂条下。

  食疗:小儿夏月不可与食。又,发诸疮。令人虚弱,冷中。常令人脐下为症,痛不止。

  又,

  卷第二十七

  白芥

  味辛,温,无毒。主冷气。色白,甚辛美,从西戎来。子,主射工及疰气,上气发汗,胸膈痰冷,面黄。生河东。(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陈藏器云:白芥,生太原。如芥而叶白,为茹食之,甚美。日华子云:白芥,能安五脏,功用与芥颇同。子,烧及服,可辟邪魅。

  图经文具芥条下。

  陈藏器云:主冷气。子主上气,发汗,胸膈痰冷,面目黄赤,亦入镇宅用之。外台秘要:治反胃,吐食上气。小芥子晒干为末,酒服方寸匕。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