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余初录《本草》苦酒条。《本经》一
名醯,又一名苦酒,如为一物也。及读《金匮》,治黄胆,有麻黄醇酒汤∶右以美清酒五升
,煮二升,苦酒也。前治黄汗,有黄 芍药桂枝苦酒汤。



<目录>卷之六\米谷部

<篇名>饴

内容:\x即胶饴\x
气温,味甘。无毒。
入足太阴经药。
《液》云∶补虚乏,止渴,去血。以其色紫凝如深琥珀色,谓之胶饴。色白而枯者,非
胶饴,即饧糖也,不入药用。中满不宜用,呕家切忌。为足太阴经药。仲景谓,呕家不可用
建中汤,以甘故也。



<目录>卷之六\米谷部

<篇名>香豉

内容:气寒,味苦,阴也。无毒。
《象》云∶治伤寒头痛,烦躁满闷。生用。
《珍》云∶去心中懊 。
《本草》云∶主伤寒头痛,寒热。伤寒初觉头痛内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加减葱
豉汤∶葱白一虎口,豉一升,绵裹。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顿服取汗。若不汗,加葛根三两
,水五升,煮二升,分二服。又不汗,加麻黄三两,去节。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

<篇名>石膏

内容:气寒,味甘、辛,微寒。大寒。无毒。
入手太阴经、少阳经,足阳明经。
《象》云∶治足阳明经中热,发热,恶热,燥热,日晡潮热,自汗,小便浊赤,大渴引
饮,肌肉壮热,苦头痛之药,白虎汤是也。善治本经头痛,若无此有余证,勿用。
《心》云∶细理白泽者良,甘寒。胃经大寒药,润肺除热,发散阴邪,缓脾益气。
《珍》云∶辛甘,阴中之阳。止阳明经头痛。胃弱不可服。下牙痛,须用香白芷为引。
《本草》云∶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
产乳金疮。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膈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
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作浴汤。
太上云∶石膏发汗。辛寒,入手太阴也。
《东垣》云∶微寒,足阳明也。又治三焦皮肤大热,手少阳也。仲景治伤寒阳明证,身热,
目痛鼻干,不得卧。身
已前,胃之经也;胸,胃肺之室。邪在阳明,肺受火制,故用辛寒以清肺,所以号为白虎汤
也。鸡子为之使。恶莽草、
马目毒公。
《药性论》云∶石膏,使。恶巴豆。《唐本》注∶疗风去热,解肌。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

<篇名>滑石

内容:气寒,味甘。大寒。无毒。
入足太阳经。
《象》云∶治前阴不利,性沉重,能泄上气令下行。故曰滑则利窍。不可与淡渗同用。
白者佳。杵细、水飞用。
《本草》云∶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肠胃积聚寒热,益精气。通九
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入足太阳。滑能利窍,以通水道,为至燥之剂。猪
苓汤,用滑石与阿胶同为滑利,以利水道。葱、豉、生姜同煎去渣,澄清以解利。淡味渗泄
为阳,解表、利小便也。若小便自利,不宜以此解之。
《衍义》云∶暴吐逆,不下食,以生细末二钱匕,温水调服,后以热面压之。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

<篇名>朴硝

内容:气寒,味苦辛。
《象》云∶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痼留癖,胃中食饮热结。去血闭,停痰痞满。
消毒。揉细,生用。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

<篇名>盆硝

内容:\x即芒硝\x
气寒,味咸。
《心》云∶去实热。《经》云∶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此之谓也。
《珍》云∶纯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本草》云∶主五脏积聚,久热胃闭。除邪气,破留血,腹中痰实结搏。通经脉及月水
,破五淋。消肿毒,疗天行热病。
《药性论》云∶使。味咸。有小毒。通月闭症瘕,下瘰 ,黄胆,主漆疮,散恶血。
《圣惠方》云∶治代指用芒硝煎汤,淋渍之,愈。



<目录>卷之六\玉石部

<篇名>硝石

内容:气寒,味甘、辛。一作苦、辛,大寒。无毒。又云∶咸。又云∶甜,甜微缓于咸。
《液》云∶硝石者硝之总名也。但不经火者谓之生硝、朴硝,经火者谓之盆硝、芒
硝。古人用辛,今人用咸。辛能润燥,咸能软坚,其意皆是,老弱虚人可下者宜用。若用此
者,以玄明粉代之尤佳。《本经》谓利小便而堕胎,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