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血,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予
观方注条云∶古人用此,皆本草法一句,何其知本哉。以是知轩岐之学,实出于神农也。又
知伊芳尹汤液不出于轩岐,亦出于神农也。“皆”之一字,至甚深广也,岂独乌贼断汁之一法
哉。故知张伯祖之学,皆出于汤液,仲景师而广之,迄今汤液不绝矣。晋唐宋以来,号明医
者皆出于此,至今大定间,洁古老人张元素及子云岐于张璧、东垣李杲明之三老者出,想千
百载之下无复有之也。何以知其然?盖当时学人虽多,莫若三老之实绝也。



<目录>卷之一

<篇名>五脏苦欲补泻药味

内容: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
之,芍药。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经》曰∶虚则补其母。水能生木,肾乃肝之母,
肾,
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如无他证,钱氏地黄丸主之。实,则白芍药泻之。如
无他证,钱氏泻青丸主之。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
泻之,人参、黄 、甘草。虚,以炒盐补之。虚则补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肝,木
也,以生姜补肝。如无他证,钱氏安神丸主之。实,则甘草泻之。如无他证,钱氏方中重则
泻心汤,轻则导赤散。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
之,黄连。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如无他证,钱氏益黄散主之。心乃脾之母,
以炒盐补心。实,则以枳实泻之。如无他证,以泻黄散泻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泻之,桑白皮。以酸补之,五味子。虚,则五味子补之。如无他证,钱氏阿胶散补之。脾乃
肺之母,以甘草补脾。实,则桑白皮泻之。如无他证,以泻白散泻之。肾乃肺之子,以泽泻
泻肾。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
以咸泻之,泽泻。虚,则熟地黄、黄柏补之。肾本无实,不可泻,钱氏只有补肾地黄丸,无
泻肾之药。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以上五脏补泻,《内经・脏气法时论》中备言之,欲究其精,详看本论。



<目录>卷之一

<篇名>脏腑泻火药

内容:黄连泻心火
木通泻小肠火
黄芩泻肺火(栀子佐之)
黄芩泻大肠火
柴胡泻肝火(黄连佐之)
柴胡泻胆火(亦以黄连佐之)
白芍药泻脾火
石膏泻胃火
知母泻肾火
黄柏泻膀胱火
柴胡泻三焦火(黄芩佐之)
以上诸药,各泻其火,不惟止能如此,更有治病,合为
君、合为臣处,详其所宜而用,勿执一也。



<目录>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篇名>用药法象

内容:天有阴阳,风寒暑湿燥火,三阴、三阳上奉之。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温、热者,天之
阳也。凉、寒者,天之阴也。此乃天之阴阳也。
地有阴阳,金木水火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阳也。酸苦咸者,地之阴也。此

地之阴阳也。
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浓者,为阴中之阴,味
浓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浓者,为阳中之阳,气浓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
。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凉、寒是也。
轻清成象(味薄,茶之类)本乎天者亲上。
重浊成形(味浓,大黄之类)本乎地者亲下。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
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
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
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目录>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篇名>药性要旨

内容: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目录>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篇名>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

内容:\r气味浓薄寒热阴阳升降图\pt1.bmp\r



<目录>卷之一\东垣先生药类法象

<篇名>升降者天地之气交

内容: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