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降
痰。尖贝母色白气平,形尖而利,故降肺以祛痰。南星辛散,能散风,故祛风痰。然风有寒
热二证,故 草味苦根降,亦云治风痰,是治热以去痰,与南星正相对待。礞石坠降,必
用火硝 过,其性始发,乃能降痰,性烈而速,燥降之品也。化红皮树生青礞石山上,大得
礞石之气,且苦辛散降功甚,陈皮凡行气之药,皆能行痰。总见痰是气不化之所生,药味尚
多,未能枚举。
\x问曰∶\x郁之为病,丹溪分为六郁何也?
\x答曰∶\x此本《内经》,非丹溪所分也。然内结之郁,
是赅六气,合气血论。丹溪之郁既列于六气之外,则当单就血分论,取其与痰相对也。痰是
气不化,郁是血不和。盖血和则肝气舒畅,而不忧抑。逍遥散为治郁良方,能和血以达肝气
也。归脾汤治女子不得隐曲,用远志、木香以行气,又用当归、龙眼以生血,是治心脾之血
以开郁也。郁金子能解诸郁,实则行血,血凝则气不散,故散血即是散气。郁金逐血之力甚
大,用盘盛牲血,以郁金末注之,其血即分开走四面,可见其逐血之力矣。观郁金之治郁,
即知郁者气聚于血中也。症瘕血痛必用香附、荔核、槟榔、茴香、橘核纯是入血分以散气。
莪术尤能破血中之气,故积聚通用之。若三积色白入气分,则破积之用不如莪术。凡积皆是
血中气滞,故行气用沉香、槟榔;而行血兼用当归、川芎;血结则为寒,肉桂、艾叶以温之
;气洁则为火,黄连黄芩以清之。故破积,古方多是寒热互用,以两行其血气也。血不滞则
气不郁矣。或偏于寒,或偏于热,或偏血分,或偏气分,又在医者审处焉。
\x问曰∶\x《神农本经》药分上、中、下三品共三百六十种,以应周天之数,历代增
入至《纲
目》千有余种,《本草从新》又有增益。此卷所论,或遗本经之药,或取方外之谈,或及西
法,或采新药,不拘一例,得毋混淆。
\x答曰∶\x此为辨药之真性起见,凡显然易明,确切不移,
精妙无比者,一一论定,使人知此理,则真知此药,并可以用知别药。引而伸之,触类而长
之,古今本草已言之义,既赅举而无遗。且兼西人格致之学,以解灵素不传之秘,而西药之
得失,亦可举此以订证焉虽此卷非本草专书,而本草之精义皆具于此矣。
\x问曰∶\x本草如《纲目》、《求真》、《钩元》、《集解》、《百种》、《三法》等书,世所
尚矣。先生论药,谓各书皆未尽善。然则各书可废乎?
\x答曰∶\x不然,各有优劣,但当弃短取
长,毋得一切废黜。徐氏《本草百种》尤精密,然如人参、黄 亦乏精义,但其书大纯小疵
,未可执此而斥其纰缪也。《三注》亦切实,然尚未到化境。《纲目》泛而无当,然考药之
形象,与所产之地亦足取焉。《求真》、《钩元》等书敷衍旧说,可探无多,鄙意自谓,此
卷论药性极真。举此义以较论各书,则弃取从心,自不迷眩,非欲废各书而独行己说也,愿
天下操术留心者共订证焉。
人身小天地,气血分阴阳。内外失调摄,偏胜则为殃。轩岐大圣人,闵民恒如伤。坐朝
论治理,剖悉及毫芒。五行兼六气,肺腑暨肝肠。寿世而寿民,道如日月光。神农鞭草木,
三百味亲尝,拈药治诸病,真能起膏盲,后世增多品,苦口未居良。长沙太守起,谨遵汤液
方。上采轩黄奥,入室升其堂。以下名贤辈,纷纷逮汉唐。言多而道晦,聚讼各称强。千虑
或一得,米粟杂秕糠。天彭容川子,报国以文章。杏苑探花手,余技及长桑。读书破万卷,
灵素熟胸藏。着论满其家,高希仲景张。新成药问答,阐发更精详。包罗天地气,名言至理
长。读之开茅塞,可登斯民康。映雪高声诵,字字发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