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36-本草述钩元-第30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必杀人。(濒湖)
〔修治〕 此物不入汤饮。惟入丹丸。如入药。醋煮杀毒用。即用霜。亦须兼煎绿豆汁 及冷水饮之。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花乳石内容:黄石中间有淡白点。以此得花之名。图经作花蕊石。(宗 )
味酸涩。气平。厥阴经血分药。主金疮出血。疗妇人血晕恶血。及一切失血伤损。治内 漏目翳。又能下死胎。落胞衣。去恶血。恶血化。则胎与胞无阻滞之患。东垣所谓胞衣不出。
涩剂可以下之。故赤石脂亦能下胞胎。与此同义。(濒湖)合硫黄同 研末。敷金疮神效。
人有仓猝中金刃。不及 治者。但刮末敷之亦效。(颂)花蕊石。阴石也。其功专于止血。
能使血化为水。酸以收之也。(濒湖) 花乳石是酸辛温之药。功专止血。而酸敛之气复能 化瘀。故敷金疮即合。仍不作脓也。(仲淳) 花蕊石散。治一切金刃箭簇。及打扑伤损。
狗咬至死者。急以药掺伤处。其血化为黄水。再掺便活。更不疼痛。如内损血入脏腑。煎童 便入酒少许。热调一钱服。立效。畜牲抵伤。肠出不损者。急纳入。桑白皮线缝之。掺药血 止立活。妇人产后败血不尽。血晕。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但心头温暖者。急以 童便调服一钱。取下恶物如猪肝。终身不患血风血气。若膈上有血化为黄水。即时吐出。或 随小便出甚效。用硫黄四两。花蕊石一两。并为粗末。拌匀。瓦罐盛之。胶泥固济。日干。
安在砖上。(砖上书八卦五行字)用炭一秤。簇匝。从巳午时自下生火 。至炭消。冷定取 出。为细末。瓶收用。多年障翳。花乳石水飞焙防风川芎牛蒡甘菊白附子各一两。炙甘草半 两。为末。每服半钱。腊茶下。
〔论〕 花乳石类产于西土。其于血证似能以化瘀为止。其或得于以母气召子之义乎。
凡人不属阴虚而患于血逆者应有瘀。用花乳石以化为止。有奇效。如花乳石散所疗产后瘀血 危证。遂令终身不患血风血气。盖兹味之化瘀。似有以还其血之元。既不属强止之。亦不属 峻导以重虚之。临证者审所应投。岂不藉其奏功匆遽乎。夫血逆之不属阴虚者。多属气虚不 能引血以归经。此固另有补气之剂而禁用寒凉矣。然又有偶感寒凉而血泣以逆者。则补气犹 宜少待。如兹味当为应候之良剂也。
凡虚劳吐血。多是火炎迫血上行。除是膈上原有瘀血停凝者。乃可暂用。亦须多服童便。
若无瘀血。则不宜内服。至因火炎血溢以致吐血。不属内伤血凝。胸膈板痛者。忌之。(仲 淳)
〔修治〕 凡入丸散。以罐固济。顶火 过。出火毒。研细水飞。晒干用。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石燕内容:状如蚬蛤。色如土。坚重如石。永州祁阳县西北十里有土冈。掘深丈余取之。(恭)祁 阳县江畔沙滩上有之。或云生洞中。采无时。(颂)石燕有二。一种石类。即是此药。状类 燕而有文。圆大为雄。长小为雌。一种禽类。乃钟乳穴中石燕似蝙蝠者。食乳汁。能飞。见 禽部。(濒湖)
气味甘凉。主疗眼目障翳。诸般淋沥。久患消渴。脏腑频泻。肠风痔 。年久不瘥。面 色虚黄。饮食无味。妇人月水湛浊。赤白带下多年者。每日磨汁饮之。一枚用三日。以此为 准。亦可为末。水飞过。每日服半钱至一钱。米饮服至一月。诸疾悉平。(濒湖) 石燕乃 利窍行湿热之物。观治疝方。有用川乌川楝茴香破其外寒。而石燕土狗辈利其郁热者。知兹 味能利窍行湿于下焦也。小便淋痛。石燕七枚。捣黍米大。新桑根白皮三两锉。拌匀。分七 帖。每帖用水一盏。煎七分。空心午前服。牢牙止痛。
石燕三对。火 醋淬七次。青盐乳香各一两。细辛半两。为末揩之。荆芥汤漱口。一方。
去 日用。揩牙后以温酒漱咽之。
〔论〕 石燕得土气之精专。而气味甘凉。即一二单方多属骨之合肾以为治。是濒湖所 列诸疾效。当不谬也。
【目录】卷五\石部【篇名】蛇含石内容:是冬月蛇蛰时所含土。到春发蛰吐之而去者。大如弹丸。坚如石。外黄内黑色。(颂)
昔人每用蛇黄。后因其难得。遂以蛇含石代之。
【目录】卷六\卤石部【篇名】食盐内容:盐品甚多。海盐取海卤煎炼而成。今辽冀山东淮浙闽广所出是也。并盐取井卤煎 今四川云南所出是也。池盐出河东安邑西夏灵州。今惟解州种之。疏卤地为畦陇而堑围之。
引清水注入。久则色赤。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成。谓之盐南风。亦忌浊水淤淀盐脉也 。(海盐深州者亦引海水入池晒成)又碱盐刮取碱土煎炼而成。(并州河北所出)崖盐生于土 崖之间。状如白矾。亦名生盐。(阶成凤川所出)此五种皆食盐也。海盐井盐碱盐三者出于 人。池盐崖盐二者出于天。此外又有崖盐生于山崖。戎盐生于土中。伞子盐生于井。石盐生 于石。木盐生于树。蓬盐生于草。造化生物之妙。诚难殚知。(濒湖)
按诸盐以大盐为胜。即河东解池印盐也。此盐最精好。得南风急则宿夕而成。谓之种盐。
夫海盐从海卤煎炼。遇南风急盐复回卤。正与解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