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或曰。矾性燥急。
何以不治湿痰。不知性即燥急。亦止成收阴下归之用。不能藉之燥湿也。世医因泻利黄胆赤
白浊阴蚀恶疮等证。多由于湿热。遂入于湿热以言治。岂知白矾之所以治。迥乎不同。可以
寻准绳而得之矣。
其性燥急而能劫水。用之贵得所宜。咽喉痛者尤宜审之。目痛由阴虚血热。而不由 肉。

〔修治〕色白光明者佳。细研入罐。火 半日。色如轻粉者名枯矾。惟化痰生用。治
齿痛喉痹。棉裹生含咽之。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甘草

内容:气味甘平。生则微凉。味不佳。炙则温。气薄味浓。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入足
太阴厥阴。通入手足十二经。术苦参干漆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主治和诸药。(热药得之缓其热。寒药得之缓其寒。寒热相杂用之得其平。)补正气。解
诸味及百药毒。(诸毒遇土则化。甘草为土精。故能化毒。解一切邪气。)生用泻心火及诸火
热。(分身梢用)熟用补三焦元气。散表寒。除邪热。去咽痛。缓正气。养阴血。(补伤寒瘥
后血虚)补脾胃。润肺。吐肺痿之脓血。消五发之疮疽(海藏)甘而缓。故能泻热而补阳。
甘缓善解诸急。故即舒阳以裕阴。所由治诸经急痛。凡心火乘脾。腹中急痛。腹皮急缩者。
宜倍用之。甘温能除大热。(凡阳虚之热宜甘温。阴虚之火则宜甘寒。两者或误。去之远矣。
东垣用甘温以缓正气。养阴血。的为精诣。误者用以疗阴虚血衰。失之远矣。)五味之用。
苦泄。辛散。酸收。咸润下而敛。甘上行而发。而本草言甘草下气。何也。盖甘味入中。有
升降浮沉。可上可下。可外可内。有和有缓。有补有泻。居中之道尽矣。仲景附子理中汤用
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此缓之之意。小柴胡有柴芩之寒。参半
之温。用甘草和之。建中汤用之以补中而缓脾急。凤髓丹用之以缓肾急而生元气。乃甘补之
意。
(泻火义自明)又能引诸药直至病所。以甘味入脾。归其所喜。此升降浮沉之理。(海藏)
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古称大豆汁解百药毒。试之每不效。加入甘草为甘豆汤。其
验乃奇。(千金)此方亦救中砒毒者。佐黄 防风能运毒走表。为痘疹气血两虚者。首尾必
资之剂。得白芍则补脾。甲己化土故也。同人参黄 白术当归大枣麦冬。加升麻柴胡。为补
中益气药。专理饥饱劳役。内伤阳气下陷发热。同人参干姜肉桂则温中。同麦冬苏子枇杷叶
则下气。同黄连芍药升麻滑石。解热毒滞下。同桔梗元参大力子栝蒌根。清利咽喉虚热。同
人参菖蒲益智远志龙眼肉治健忘。同麦冬石膏知母竹叶。除烦闷燥渴。头疼解肌。同黄连木
通赤芍生地。泻心经有余之火。同预知子贯众。解一切蛊毒。
附方 肺痿吐涎沫头眩。小便数而不咳者。其人不渴。肺中冷也。甘草干姜汤温之。炙
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服。肺痿久嗽。涕唾多。骨节烦闷。寒热以
炙甘草三两捣为末。每日取小便三合。调末一钱服之。
〔论〕 甘草独以甘擅名。别录谓其为九土之精。能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千二百般草
木毒。是一和足以概众美矣。第就和之中。其功有缓。而缓之中。其功又有泻。就缓泻之中。
其功更有补也。东垣云。脾胃不足而心火乘脾。火性苦急。赖此缓之。此火非可以苦寒泻。
即以甘平而和缓者泻之。(后天阳气之原出于胃。虽土以火为母。而心火更以土为化原。脾
胃虚则心火之化原绝。故母反索救于子以乘脾也。心火乘脾。阳不能生阴而反厉阴。惟甘温
能缓正气。即以养阴血。是又可通于养心血之义矣。)一炙则为甘温。即以补阳之不足矣。
\x梢\x
生者治胸中积热。去茎中痛。加酒煮元胡索苦楝子尤妙。(元素)用于下焦宜梢子者。
缘概用恐太缓。不能达也。
\x头\x
生者能行足厥阴阳明污浊血。消肿导毒。(丹溪)宜入吐药。(濒湖)
缪氏云。中满者忌之。呕家酒家诸湿肿满及胀满。咸不宜服。诸解利药中。宜少用。恐
缓而少效。即补药中。亦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脾虚者固宜用之。若脾胃气有余。与痢
疾初起。皆不可用。(嵩)
〔修治〕 大至径寸而结紧。横有断纹者佳。炙者用长流水蘸湿频烤至熟。刮去赤皮。



<目录>卷七\山草部

<篇名>黄

内容:本出蜀郡汉中。今惟白水原州华原山谷者最胜。宜宁二州者亦佳。八月采根
。长二三尺。紧实若箭干。皮色黄褐。折之柔韧如绵。肉理中黄外白。嚼之甘美可口。若坚
脆味苦者。即苜蓿根也。勿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