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
治风∶肝(芎 。)心(细辛。)脾(升麻。)肺(防风。)肾(独滑。)胃(升麻。)三焦
(黄耆。)膀
胱(羌滑。)大肠(白芷。)小肠( 本。)包络(芎 。)
治湿∶肝(白术。)心(黄连)。脾(白术。)肺(桑白皮。)肾(泽泻。)胃(白术。)
焦(陈皮。)膀胱
(茵陈。)大肠(秦艽。)小肠(车前。)包络(茗。)
治燥∶肝(当归。)心(麦门冬。)脾(麻仁。)肺(杏仁。)肾(柏子仁。)三焦(山药
膀胱(茴香。)大
肠(硝石。)小肠(茴香。)包络(桃仁。)



<目录>总论

<篇名>用药法象

内容:形 金木水火土 真假 轻枯虚薄缓浅假,宜治上。
色 青赤黄白黑 深浅 重润实浓急深真,宜治下。
性 寒湿温凉平 急缓 其中平者宜治中,余随脏。
味 辛酸咸苦甘 浓薄 腑所宜处。
体 虚实轻重平 枯润



<目录>卷之一\草部上

<篇名>人参

内容:\r潞州人参\pj15.bmp\r
\r威胜军人参\pj16.bmp\r
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升也,阳也,阳中微阴。无毒。东北境域有,阴湿山
谷生。(详载下文。)《高丽(国名)志》赞云∶三桠五叶,(初生小者,一桠五叶,年久渐生
三桠叶,并生于桠之端也。)背阳向阴;欲来求我, (音假)树相寻。(其树类梧桐,大叶
蔽日阴浓,故多生树底。)种类略殊,形色弗一。\x紫团参\x紫大稍扁,出潞州紫团山;(属
山西。)\x白条参\x(俗呼
羊角参。)白坚且圆,出边外百济国。(今臣属高丽。)\x黄参\x生辽东(边戌地名。)上党,
(古郡名,在冀州西南。)黄
润有须梢纤长。\x高丽参\x(俗呼鞑参。)近紫体虚,\x新罗\x(国名)\x参\x亚黄味薄。
并堪生治,须别粗良。独黄
参功效易臻,人衔走气息自若。(《唐本注》云∶凡试上党参,令一人衔之,一人不衔,同走
二里许,不衔者必喘,衔者
气息自若。此为异也。)肖人形神具,(如人形双手足者,神力具全,最为难得,而人参之名,
亦因相类着也。)类鸡腿力
洪。(雷公云∶凡使大块,类鸡腿者良。)轻匏取春间,因汁升萌芽抽梗∶(春参无力,虽
一两,不如秋参一钱。)重实
采秋后,得汁降结晕成胶。布金井玉阑,入方剂极品。和细辛留久不蛀,(每参一斤和细辛
一两,封固磁罐中,永不蛀坏。)
去芦梗咀薄才煎。反藜芦,
人宜少投。(丹溪云∶肥白气
虚,苍黑气实,然考医案中证虚色苍黑者,亦每多用。此云其常,犹当应其变也。)健脉理
中,生津止渴。开心益志,明
目轻身。却惊悸,除梦邪,消胸胁逆满;养精神,安魂魄,苏心腹鼓疼。肠胃积冷温平,霍
乱吐泻止息。定喘嗽,通畅
血脉,泻阴火。(阴虚生内热尔。一说∶阳气下陷阴分,而生热也。丹溪言∶补阴火者,非
补助火邪。正谓虚火可补,
火反治,补中有泻意也。今恐读者不能解悟,认假为真,故直书,与下文相实,使毋惑云。)
滋补元阳。洁古云∶补上焦
元气,而泻脾、肺、胃中火邪,升麻为引;补下焦元气,而泻肾中火邪,茯苓为使。东垣曰∶
人参、黄耆、甘草三味,
退虚火圣药也。丹溪治外感挟内伤证,但气虚热甚者,必与黄耆同用,托住正气。仍恐性缓,
不能速达,少加附子,资
其健悍之性,以助成功。是知火与元阳,势不两立。一胜一负,辄用匡扶。经曰∶邪所凑,
正必虚是尔。\x芦\x发吐痰
沫善驱,味总甘和缓不峻。虚羸(音雷)老弱,膈壅煎宜。《衍义》亦云∶难服
可代。
(谟)按∶《集要》注曰∶肺受寒邪,短气少气,虚喘宜用。肺受火邪,喘嗽及阴虚火
动劳嗽
手太阴而能补火,故肺受火邪者忌之。王氏此言,乃述海藏肺寒用人参,肺热用沙参。及后
好事者,假名东垣,辑成括
曰∶肺寒则可服,肺热还伤肺。(东垣既
遗辙,亦引寒热。对云∶安
知寒热之中,犹有虚实之别也。肺中实热,忌之固宜。肺中虚热,用之何害!况丹溪云∶虚
火可补,参
曰∶龙火反治。夫龙火者,乃空中龙雷之火,即虚火也。在人身,虽指下焦相火为云,然而
上下同法。肺中虚火,亦相
侔焉。此火非水可扑,每当浓阴骤雨之时,火焰愈炽,或击碎木石,或烧毁房屋,燔灼酷烈
之势,诚不可抗。太阳一照,
火自消弥。可见人身虚火,无问上中下三焦之殊。但证有见于